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依法治腐,正本清源

2015-02-12 15:59:11来源:求是网

      “政府系统要带头尊法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立长效机制,让手握公权者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在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惩治腐败要“标本兼治”,既要惩防并举肃贪腐,又要依法治腐建机制。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不稳定因素。我们领导干部手握整个经济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方向的导航仪,每一个决定都对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领导干部的从政经历和经验,自身的修为素质不尽相同,在少数领导干部中间会出现手中的权力增大,个人私欲也在膨胀,从而衍生出权钱交易的腐败,给国家资源和群众利益带来了巨大损失,给公职人员的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妨碍了社会公平。少数领导干部公权和私欲的融合形成的腐败,以各种形式巧立名目,钻国家政策和法律短期的空隙,看似“春风得意”一时,在依法治国的今天,都会被“打虎拍蝇”的一系列整治行动给落个万事皆空、惨淡收场。

      在岗不为、慵懒怠政,也是一种腐败。腐败的形式不只是上述的权钱腐败,在其位却不谋其职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腐败。有的干部政纪意识淡薄,对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够坚决有力,落实不到位;有的干部贪图安逸,精神不振、溜岗溜会,时刻与互联网保持密切联系;有的干部为官不为,对工作消极敷衍、等待观望、山河依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说能以实物数字表达的工作治理成效具有即视感,那么精神腐败的治理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我们不仅要从硬件上治理规范腐败表象,更要从精神层面的软件上去治理消极怠政的慵懒散浮拖现象,以凝神聚力,定神正气。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我们要以刚性制度来管权、限权,用法制的“金箍棒”,给政府权力划定边界,建立健全机制手段,让腐败和权力划清楚河汉界。在法治的框架下,遵循客观规律,从严约束政府权力,既要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更要做到让领导干部的从政思想在阳光下清廉成长。政府要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权力与责任并存、处置效果与问责机制并存;领导干部个人从自身做起,要有依法执政的意识思维,适当公开个人财产状况,敢于正身亮剑,正确理性地看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存大我,弃小我;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在依法治国的内涵下以公正客观的监督方式,积极参与到政府监督和领导干部监督的队伍中来,让权力用之于民。

      依法治腐,正本清源。“让手握公权者‘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总理如是说,政府系统要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立反腐长效机制,让诸如“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的观点在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下得到改观,从腐败发生的源头着手,从严治国、从严用人、从严管人,让权力运行的每一项环节都得到公开监督。如此,建立法治国度和清正廉洁高效政府,树立领导干部克己奉公、一廉如水的形象也就不远矣。(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人民政府)

作者:代慧琳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