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文化讲坛吹暖家与国
2015-05-21 17:05:51来源:连江县委宣传部
2014年初,连江县委宣传部立足实际,创建了连江金凤文化讲坛。连江金凤文化讲坛是为宣传连江悠久历史文化,弘扬连江精神而创立的宣讲平台,旨在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连江悠久历史文化,积极继承和弘扬爱国爱乡的连江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凝聚中国梦的伟大共识,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集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为连江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构建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北翼强县共同作出更重要的贡献。连江金凤文化讲坛坚持每季度举办一场专题专座,邀请熟悉连江历史文化的当地学者、老领导等进行面对面的授课,讲座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受众持续增多。那么,刚刚成立一年的金凤讲坛,是如何讲好连江故事,凝聚共力的呢?
一、充分筹备专题讲座
金凤文化讲坛每次举办专题讲座前均由县委宣传部制定周密详实的授课方案,主动对接授课老师,商定讲座主题,制作授课课件;积极沟通协办单位,做好场地提供、安保等工作;在人群聚集处张贴授课海报,在连江有线电视台播放讲座通告;邀请相关单位的党员干部、师生代表、社会团体代表以及社会兴趣人员等参加听讲。
二、精心组织专题授课
金凤文化讲坛立足当地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先后邀请了福建省作家协会理事、福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林建先生,原连江县党史办主任、《连江吴氏文化研究》主编吴用耕先生,原连江县委办主任张平官先生,原连江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林知伙先生,分别作了《爱国儒将陈第》、《连江乡贤吴文华》、《良宦乡贤董应举》、《爱国诗人郑思肖》专题授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三、不断拓宽传播渠道
金凤文化讲坛多渠道扩大传播覆盖面,不断增大受众范围,增强讲坛影响力。每次举办专题讲座均由县广电局指派新闻记者赴现场采编,录制的相关新闻在连江有线电视台播放;同时由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撰写相关新闻稿件,在人民网、福建新闻网、福州新闻网、连江新闻网等网络媒体中报道,并分别在连江县委宣传部创办的《连江理论学习》、福建省金凤经济发展促进会创办的《金凤》等刊物刊载。
启示与思考
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正面临严峻挑战,社会上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缺乏敬意缺乏正确认识。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善待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更加具有时代意义。连江金凤文化讲坛找准切入点,集结情感,精神共振,提供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深接地气。就是植根于当地悠久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连江金凤文化讲坛创建以来,连江县委宣传部与当地学者、老领导等建立了沟通合作机制,共同对连江籍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历史文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集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藏书家于一身的明朝爱国儒将陈第,明代名宦、连江乡贤吴文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曾任吏部主事、文选主事、大理寺丞等职的董应举,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等。
启示之二:广增人气。就是授课对象从人数与类型上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授课对象人数已从第一次举办讲座的200多人增至第四次举办讲座的近350人,目前累计参加现场听讲的听众已达1000多人;授课对象类型从原来的4种增加至目前的6种,涵盖县直单位党委的党员干部、乡镇党员干部、教育系统的广大师生、连江县作家协会会员、政协连江青芝诗社会员、社会兴趣人员等。
启示之三:力提正气 。就是在全社会弘扬正气,广泛聚集正能量。连江金凤文化讲坛创建以来,通过举办一场场专题讲座,使广大干部群众对连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连江历史名人爱国爱乡的感人事迹有了深入了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各界人士为共筑中国梦而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并转化为积极行动,共同实现中国梦。
作者:邱政 责任编辑:何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