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山西稷山县:“村官讲习所”提升党员素质能力

2016-05-09 09:16:54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近年来,山西稷山县开办“村官讲习所”,推行“五学五讲六规范”农村党员培训模式,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缺乏、服务意识淡薄、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

  “村官讲习所”以培训农村“两委”干部为主,并根据情况拓展至农村党员、居民小组组长、群众代表和致富能手等。按照农村劳动时间节点,每年分春季、秋季和冬季三个学期,采取分类分批的模式,对参训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学政治理论、学党规党纪、学政策法规、学服务本领、学实用技术等“五学”。

  为确保培训质量,该县整合培训资源,突出“五讲”,即党校教师讲理论,选聘省市县三级党校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分批分阶段授课;领导干部讲政策,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县直单位一把手到所包联的乡镇、村定期授课;部门骨干讲业务,精选县直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开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化解信访矛盾等方面的能力教育;专业人员讲技术,选派农技专业人员现场讲解传授技术;先进人物讲故事,邀请优秀村官、致富能手作专题报告,用身边的典型事迹带动身边的人。

  该县坚持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做到培训“六规范”:规范组织体系,县委成立“村官讲习所”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设“村官讲习所”,乡镇党委书记担任所长,县直各职能部门配合落实工作任务;规范教学方式,各乡镇每学期申报培训计划,由县领导组办公室确定学习任务,采取集中学与分散学、课堂学与实践学、“配餐”学与“点菜”学、全员学与分类学、定期学与适时学的“五结合”方式统筹安排课程;规范讲习场所,以县会议中心和县委党校为县级集中培训阵地,各乡镇确定固定场所配备多媒体教学器材,各村建立村级学习室;规范师资队伍,采取“前沿课堂分散、后台师资集中”的动态管理模式;规范培训制度,完善培训考勤、经费保障、考核管理等配套制度;规范管理考核,各乡镇建立学习档案,采取辅导员跟班管理、试卷测试等方式,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将“村官讲习所”工作列入乡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农村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