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河南汝阳县陶营镇:打造“十分钟党建活动圈”

2016-11-02 10:13:57来源:党建网

     河南省汝阳县陶营镇辖1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196个村民组,总人口4.1万人。镇党委共辖28个党(总)支部,1100余名党员,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7个,党员65人。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党员的数量也在增加,造成“底子难摸清、管理难到位、教育难深入、作用难发挥”的困境。同时,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在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员教育认识不够,存在着典型的“重经营发展,轻党建工作”的认识误区,致使在党建工作上支持不够,抓得不紧,管的不多。为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去年以来,陶营镇党委围绕“健全组织、壮大队伍、发挥作用”主线,在全镇非公企业党组织中探索打造“十分钟党建活动圈”,着力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困难、党员教育管理松散、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系列难题,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了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坚持把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召开联席会、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二是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组织办、经济办、招商办、党政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扩大组织覆盖面,拓宽覆盖领域。一是对全镇非公经济组织进行集中调查摸底,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做到总体规模、经营状况、业主身份、从业人数、党员数量、组织设置、项目进展“七清楚”。二是坚持“一对一”发展原则,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工作原则,同时强化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扩大组织覆盖面。三是坚持分类指导抓组建。采取拓宽组建领域、建立联合支部、强化派驻组建等方式,结合园区企业走“现代农业观光”发展思路的实际,加大在种植业、农产品生产类企业组建党组织力度,做到企业成立与组织建设“三同步”(非公企业成立之时同步建立组织、同步配备人员、同步开展活动)。

  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党支部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支部“三会一课” 、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活动制度,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党员议事制度。二是党支部定期听取党员工作、思想汇报,按时按标准收缴党费,及时做好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强化对党员队伍的日常管理。三是扎实开展党员团队活动日活动,严格党内生活,促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规范党员发展、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程序,确保大事有共识,小事能落实,进一步促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丰富活动载体,深化组织创建工作。实施“十分钟党建活动圈”,采取活动阵地共建、活动资源联享,党员共管、党建联抓模式,组织区域内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发展共赢”活动,在管理经验、市场信息、专业技术等方面互帮互助,不断创新区域内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二是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地域相近和区域连片的原则把党组织划分为两个活动圈,通过明确活动圈责任人、确定活动圈党员数量、开展活动等方式,构建了非公企业“十分钟党建活动圈”工作机制,强化了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确保已建党组织规范运行。

  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优势。一是强化作用发挥。结合“立足岗位做贡献”、“企业发展我献策”“党课教育同提高”等活动的开展,开展党建圈党员活动,成立党员服务队,创建党员责任区。二是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引导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反哺社会中彰显价值,促进企业在推动全镇秸秆禁烧、环境整治、经济发展工作中积极作为。

  陶营镇通过开展“十分钟党建活动圈”活动,使广大党员在学习交流中接受教育、提高技能,既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较好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促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了陶营镇党建工作发展水平,推动全镇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作者:李贵华 责任编辑: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