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党员在“两学一做”中锤炼党性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甘肃省庄浪县2.2万多名党员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视为一面明镜,对照检视。他们把自己作为考生“回炉冶炼”,在学习教育中“淬火”,锤炼党性,让举手宣誓时的向党初心永葆纯洁。
创新载体学,激发热情入心底
“当我紧握拳头向党宣誓的时候,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党旗添光彩。”“七一”前夕,在庄浪县举办的“庆祝建党95周年·争做合格党员”演讲比赛中,县委党史办干部张子杰以深情的演讲,表达了争做合格党员的心声。庄浪县创新载体,推出举办一次演讲比赛、组织一次有奖征文、选树一批先进典型等“十个一”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热情,促进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三伏暑夏,花崖河水库工程建设场面火热,头戴安全帽的县水务局总工程师李金祥,正在巡查和监督施工。前段时间,李金祥被庄浪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他说:“这既是荣誉,更是担当,我要变荣誉为动力,尽职尽责,督促建设安全工程,尽快为城区居民供水。”“七一”前夕,庄浪县委表彰了先进基层党组织30个、优秀共产党员4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4名。这些先进典型在各行各业所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一石激起千层浪”,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在全县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向好发展氛围。现为预备党员的朱店镇大学生村官孔晶晶说:“我要贴近人民群众,更热心地为群众服务,要通过自己踏实的工作赢得组织满意,争取尽快正式入党。”
用心思考学,查找问题促整改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只是一味地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其中而无所收获。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学懂学通,理解其中要义。
原原本本学习原著是基本动作,基本功一定要打得扎扎实实。郑河乡党委对党员和干部职工的“两学一做”学习笔记,每两周批阅和讲评一次。
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注重辅导引路。县委成立了“两学一做”宣讲团,“兵”分三路,围绕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3大专题,跑乡镇,进机关,为全县党员干部讲解辅导。全县县级党员领导带头讲党课。万泉镇干部马冀说:“听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党课,我明白了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一名党员要常怀忧党之心和爱党之心。”
对照镜子,检视问题。南坪乡地处城郊,干部职工“走读”现象频发,乡党委修订了《南坪乡干部管理制度》,干部职工上下班实行签到制,每月通报干部职工考勤情况,随时抽查到岗情况,杜绝 “走读”现象发生。组织党员采取自我解剖查、群众问卷查等方式,查找突出问题,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3万条。对于这些问题,以建章立制改、立项承诺改等“六改”措施,整改1.9万条。
树立标杆做,扶贫攻坚显身手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关键在做,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庄浪县创设了“五岗联创”载体,为农村党员设立产业引领岗和义务为民岗,为社区党员设立和谐共建岗,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设立优质服务岗,为企业党员设立生产先锋岗,引导全县各行各业党员和干部对照这些标杆,在各自的岗位上干事创业,奋发有为,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农村脱贫奔小康,支部很重要。苹果园建起来了,但村民缺乏务果技术,进了果园无从下手。如何破解村民不会管理果园的难题?南坪乡史湾村村支书史长胜,向县果业技术员求教,一手举着书本,一手在自家果树上练习修剪技术。他每掌握一点,立马又手把手传授给务果积极分子。渐渐地,史长胜学成了务果能手,还带出了8名务果骨干。目前,全村果园面积发展到1240亩,其中800亩已经开始挂果。
南坪乡党委副书记梁海珠说:“史湾村村支书带领村民务果脱贫的做法,是庄浪县扶持发展苹果主导产业‘五个三’工程的具体体现。”据了解,该县发展苹果主导产业“五个三”工程是:用3年时间建成3000亩欧盟标准示范园、3万亩国家标准示范园、30万亩市级标准示范园,培训颁证3万名县级务果能手,从而提升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
转变思路,党支部带领贫困群众奔富道路很为宽广。南湖镇寺门村党支部,借助村里的养殖、种植、加工等5户企业,探索“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奔富出路,吸纳村里26名贫困群众,在养殖场、砖瓦厂打工。养殖场产出的农家肥料免费提供给在企业打工的贫困群众,用来务果和种植洋芋。贫困户生产的苹果和洋芋,由企业以高于市场5分钱的价格收购。这些助推措施,强力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