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良县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助推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云南省彝良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采取四项举措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助推脱贫攻坚。
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班子软弱涣散的17个村(社区),对部分党支部书记及班长成员进行了调整,并100%的下派第一书记。建立了软弱涣散村台账,明确了每个后进村1名县处级领导挂钩负责,配齐配强了村三委班子。发展入党积极分子80余人,培养后备干部76人,充实了村(社区)干部队伍力量。对信访问题突出的村(社区)把脉问诊,针对性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0余起。对经济发展滞后的村(社区)帮助找准主导产业,筹措资金投入,有效促进了全县后进村(社区)的转化提高。
组建过硬的基层党组织队伍。从返乡青年、致富能人和技术人才中选拔村(社区)班子成员。建设政治素质强、服务意识高、工作能力好的带头人队伍。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对全县137个村(社区)260余名村(社区)三委正职进行为期三天的集中封闭轮训,提升村(社区)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注重激励机制建设,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村干部补贴制度的意见》,每村每年落实20000元的办公经费,对离任村干部实行相应的补贴政策,激发村干部工作活力和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基层服务脱贫活动载体。建设集“一站式办公”、村民议事、科技培训、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活动阵地和服务场所30余个,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能力。在村级活动场所建立“便民服务站”、“民情调解室”、“图书阅览室”,在社区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少儿活动室”等,提高服务质量和村干部责任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树标杆。以昭通市打造镇彝威革命老区党建示范长廊为契机,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阵地建设好、群众反映好的“六好”为标准,选择班子坚强团结、运行规范、工作富有成效的21个村(社区)作为市、县级党建综合示范点重点打造,初步形成整体效应突出、红色党建连缀的大环线大景圈。现已培育出两河镇大竹村、小草坝镇金竹村、角奎真蚕桑林社区等示范点21个,有力带动了全县基层党组织整体升级晋位,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