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西湖区“两新”党建构建“四全”新格局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新经济新业态企业蓬勃发展。目前,该区共有信息科技(互联网)企业1736家、金融服务企业152家、文创企业779家,共有员工38000多人,新经济新业态领域已建党组织86个,共有党员1900余人。该区根据新经济新业态企业员工年纪轻、学历高、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工作时间灵活、流动性较大的实际情况,通过筑基础、设载体、重引领、强支撑实现党建“四全”,构建了全覆盖、广吸纳、开放式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筑牢基础,实现组织全覆盖
一是统一组建综合性党组织。在新经济新业态比较集中的园区、特色小镇,对企业党组织建设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立综合性党组织,牵头负责园区、特色小镇党建工作,发挥龙头带动和兜底保障作用。如:去年6月云栖小镇列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后,在8月份就成立了云栖小镇党委,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激发小镇企业党建活力。二是灵活设置企业党组织。对新经济新业态企业,根据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活动先行、逐个发展、巩固规范的原则,采取“独、联、共、协”等方式,不断扩大组织和工作覆盖。如:之江文创园探索产业链上建立青春党支部,在已单建9个企业党支部的基础上,按产业设置党组织,建立了创意设计、新传媒、动漫游戏、艺术品4个产业联合党支部,使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仅今年上半年,该区新经济新业态领域就转入党员936名,新建了5个互联网企业党组织。三是确保党建工作全覆盖。对于没有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经济新业态企业,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先组建群团组织等方式,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双服务”活动,确保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已向新经济新业态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20余人。
创设载体,实现服务全方位
一是设立综合服务平台。坚持“党建为核心、经济为主体、服务为载体”理念,在新经济新业态企业集聚的园区、小镇建立党群工作站(服务中心),开展一口式受理、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二是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渠道,充分整合党建信息系统和资源,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服务平台的融合,依托“三全网”,实现“全覆盖”服务。开展“联企结对争双强”活动,向重点培育的新经济新业态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企业抓好党建工作,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解决党建、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三是开展“党建共建”。由区委“两新”工委牵头,引导新经济新业态领域的园区、特色小镇、企业之间开展党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如云栖小镇与之江文创园签订党建共建协议,西科园成立了新经济新业态企业党建联盟。四是推行“三联系”制度。推行区委“两新”工委委员联系综合性党组织、联系党建示范培育点、联系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三联系”制度,加强对新经济新业态领域党建工作指导。
注重引领,实现提升全员化
一是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和吸引力,通过各种开放式、外向型载体,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学习和服务积分制,实现“党员15分钟服务圈”、“1公里民情快递圈”,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开展创意组织生活。注重需求导向,融入青春元素,开展创意组织生活,推动党组织活动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封闭向自由、单边向互动转型发展。如欧美中心楼宇党委通过建设“西溪街道楼宇先锋驿站”网站,开通腾讯、新浪“微博”,建立西溪楼宇先锋QQ群、微信群,通过网络手段发布信息和各类学习资料,开展互动交流,吸引青年党员的积极参与。三是深化“智慧党建”。运用O2O的管理理念,建立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搭建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良性互动的平台,实现党员活动的智慧化。如云栖小镇党委充分发挥小镇拥有的众多互联网企业资源优势,构建网上办公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对党员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开发和运用,对小镇党建工作开展更科学的分析,对党员实现更精确的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强化支撑,实现保障全领域
一是优化党务干部队伍。按照“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地议事”的要求,选优配强新经济新业态领域党组织书记,配备3名以上专职党务干部,负责党务、经济、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分级分层建立经常性培训机制,每年对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一次,党务干部轮训一次。二是注重整合党建征地。在每一个综合性党组织都建成200平方米以上的党群工作站(服务中心),并整合所在地各个单位的会议室、活动中心、阅览室、文体场馆等设施,通过“共建”实现党建阵地标准化,产生综合集聚效应,激发党组织生活活力。三是落实党建经费保障。严格按要求落实综合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综合党组织专职党务干部人头经费、企业专职党务工作者补贴,每年每个集聚区投入党组织建设及其他工作经费近100万元。区委“两新”工委出台了规范运行、提升服务的四项工作制度,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