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市“三下功夫”推进“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铜仁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党员干部踊跃参与、氛围浓厚、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领导重视,在组织谋划上下功夫
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机遇来抓,在健全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贴近基层实际,确保学习教育高起点开局。
提早谋划。市委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部署学习教育工作,研究制定《关于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4月18日,市委召开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传达中央、省、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学、做、改、干”四个方面对全市学习教育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确保工作实效,为全市学习教育开好头、起好步。
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党员,分别在党员领导干部、乡镇(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国有企业、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流动党员中开展“十个标准”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向姜仕坤、邓迎香、刘善平、杨波等先进典型学习和讲党课、送党章党徽活动,创建党员服务窗口100个,党员示范岗50个、示范单位150个,发放党章党徽13万余册(枚)。
从严要求。扎实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努力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扎实开展新一轮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规范运行党支部“三会一课”,按照“一支部一对策”建立工作台账。目前,共开展专项整治900余次;认真开展违纪违法党代表清理排查,共排查清理本届任期内违纪违法“两代表一委员”共276人,党员616人。四是营造氛围。在铜仁新闻网、铜仁网、市委组织部网站上开辟专栏,集中报道学习教育进展情况、先进典型等;探索利用“铜仁组工”、微铜仁、铜仁微报等公众号,创新开设“微党课、微感言、微故事”等栏目,先后推送178条感言,推出“微故事”118则,展播“微党课”42期推出144课,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
示范引领,在真学真知上下功夫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促进真学真信。
领导带学。市委常委会带头制定中心组2016年度理论学习计划,明确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等书目,每个季度开展1—3次集中学习,采取组织1—2天封闭学习、邀请专家讲课、适时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目前,市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辅导学习1100余批次、讲党课800余场次,各地通过常委(扩大)会议、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会等形式集中学习80余次。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联系指导点,目前,市委常委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学习教育70余次。
培训助学。建立完善全市四级服务网络,涵盖12个区(县)、150个市直部门及国企、173个乡镇(街道)、2900个村(社区)和6400多个基层党组织,举办全市“两学一做”暨“宣传部长上讲堂”理论骨干培训班,确保传递声音“不跑偏”、学习精神“不漏网”。目前共开展培训33期、2668人。同时,坚持把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通过召开脱贫业务培训班,重点对124贫困乡镇、1561个贫困村党组织负责人和“第一书记”共计3378人开展全覆盖精准扶贫业务知识培训。
上门送学。集中组建“百个宣讲分队”,为行动不便党员和在外务工党员“送、寄”党课,实现所有支部、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探索利用“铜仁组工”微信公众号开设“指尖课堂”,开辟“两学一做”每日签到专栏,有效破解教育形式单一、学习时间和场所限制等难题。目前,共推送学习教育内容148条,平均每月阅读70万余次,好友转发15万余次。并向党员干部发放《应知应会手册》《学习问答》《选编》等学习教育相关读本共计16.6万余本,有效促进党员干部群众随时随地学习。
专题深学。紧扣“四讲四有”四个主题制定学习教育专题研讨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专题研讨。市委中心组分别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批示精神、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会。全面建立学习教育突出问题整改台账和清单,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目前,共查摆问题6175个、制定整改措施6455条。
统筹结合,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
把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在发展的舞台上比作风、比能力、比实效、比贡献。
夯实了基础。在乡镇换届工作中,我们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主抓手,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并将“九严禁”换届纪律以及省市组织部门“12380”监督举报平台印制成宣传卡片,向所有干部职工进行发放,签订严肃换届纪律承诺书1.85万份,切实做到严守换届纪律相结合与选人用人相结合,选出风清气正、干劲十足的领导班子。
改善了民生。把“民心党建”工程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来检验学习成果,扎实抓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序推进“民心党建+信合+”、探索“村两委+乡贤会”模式创新乡村治理,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同步推动、同步出成效。今年我市共选派1162名“第一书记”和7259名驻村干部,到1561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共遍访贫困群众10万余人次、帮助贫困村协调项目1500余个、解决实际困难1.3万余件、协调解决资金7600余万元、谋思路出点子近万条。
服务了大局。入夏以来,我市遭受多次洪灾,在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组建“党员抗洪抢险先锋队”近200支,安全转移受灾群众4.6万余人,排除道路险情212处,有效防控地质灾害隐患点132处,安全转移人民群众财产。同时,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不断革新工作模式,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可行做法。如思南县小德浩村创新“五部制”脱贫模式改革经验,万山区探索出干部管理“贴标·亮牌”、“党组织+”等制度。
促进了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梳理出市级层面6个方面27个问题、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重点解决的6个方面问题。坚持把不善于抓改革,尤其是把不善于用扶贫政策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点问题进行解决,推动“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