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利通区“党支部+”模式激活基层党建活力
宁夏利通区将加强党建作为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有效抓手,着眼于发挥党支部引领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党支部+”模式,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激活基层党建无限新活力。
党支部+合作社=推动发展“富口袋”。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专业协会或行业经济实体)+农户”的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逐步走出了一条党组织服务合作社,合作社服务农户、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的新局面。郭家桥乡刘家湾村结合该村发展实际,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发展模式,依托刘家湾葡萄合作社和计生协会及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全乡1462户农民种植葡萄,种植面积1980亩,合作社年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232户合作社成员人均从葡萄产业上获得收入7000多元,有力地促进了该乡葡萄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党支部+志愿服务=凝聚服务“暖心窝”。探索实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等做法,协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党员联系群众、党员示范岗、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和“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管理服务建设。古城镇推行党员“五微服务”,帮助孤寡老人解决实际困难;金银滩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低保户家庭打扫卫生;金星镇建立党员义务巡逻队,为小区治安联防发挥作用。全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1227人次,认领志愿服务岗位1481个,在“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红袖章”义务巡逻队等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增强了在职党员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便民服务点=提升服务“添便利”。在支部主导推动下,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行为、提升水平,健全便民服务体系,设立便民服务点,着力解决“办事难”问题。金银滩镇团庄村建立了“连心工作室”,实现“方便让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进一步拉近了乡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干部由“管理员”变身为“服务员”,党员干部的手机成了“服务热线”,工作室由“关门办事”转变为“开门服务”;胜利镇建立了“两点一圈”服务网。整合各方资源,改变为民办事效率低、方式少、措施弱的情况,增加了服务内容、强化了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办事,促使为民服务、化解矛盾无缝隙;金星镇打造以“互联网+便民服务圈”为主题的“Hi生活馆”,全方位为居民提供线上服务、增值服务和线下服务,真正实现了便民服务“精准化”、“零距离”。
党支部+爱心超市=党内服务“蓄后劲”。完善党内帮扶体系,实施精准服务,不断拓展党内服务“新空间”,为党内服务“蓄后劲”。区环卫局环卫中心党支部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困难职工需求出发,整合各种有效资源,打造环卫中心“爱心超市”,以超市的运行形式搭建的集慈善募集、综合帮扶等功能为一体的扶弱助困服务平台,已成为党支部党内关怀机制的新品牌。目前,累计接收各种服装、鞋类400多件,食用油15桶,生活用品30余件,总价值6000多元;接受捐赠现金4200元;累计帮助困难职工76人次,价值3000元。发放临时救助金17人次,金额3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