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基层党建“开花结果” 保障城区跨越发展
2月7日,《人民日报》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前埔南社区党委:揭短亮丑 不绕弯子》为题,报道前埔南社区的党员在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中共同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的好消息。此报道一出,思明区又在全国“火”了一把。该区党员纷纷表示,要在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中树立良好作风,提升能力素质,强化廉政意识。
专题组织生活会是思明区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保障城区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目前,思明已有1239个基层党组织召开完成专题组织生活会,其中814个基层党组织采取开门办会评议的方式,倾听来自居民代表、企业员工代表等群体的心声,并让他们全程参与会议和参加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近年来,思明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为重点,积极推动全领域组织建设,从自成体系向引领全局转变,从“造盆景”向“建花园”转变。
2017年伊始,思明区10个街道98个社区就掀起了一阵阵红色“旋风”,3万多名党员志愿者化身公益先锋现身街头清除积存垃圾、捡拾烟头杂物,他们还发出文明环保倡议,带动居民一起扮靓家园。
在思明区,基层党组织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该区推行“固定组织生活日”“主题党日”制度,采取固定时间、确定主题、强化载体等方式,切实创新组织生活方式,而红色“旋风”就是最生动的剪影。在活动中,年轻党员深刻认识了党员发挥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党员们的一举一动也感染了许多市民。
“党建+公益”“党建+服务”“党建+发展”……一项项各具特色的党建项目,透露出的是思明区非公党建满满的成效。目前,思明区共有非公企业党组织987家、覆盖率超过90%,社会组织党组织162家、覆盖率接近100%,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数量均排名厦门首位。不仅如此,思明区还打造了园区、商圈、文创村、重点企业等党建典型,譬如党建引领沙坡尾生态保护行动、社区英语义务加油站等,这些党建项目有具体内容、有推进措施、有实施人、有完成时限,各社会组织发动党员在本职岗位、社会服务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
“社区发生干部违纪问题,你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应该采取什么防范措施,才能让群众放心?”“首先要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廉洁教育,注重党务居务公开制度,及时堵塞问题漏洞……”1月17日下午,思明区“以案释纪”暨“双述双评”制度后举行的首场现场评议会在鹭江街道举行。这是思明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又一创新举措。
建立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就要进一步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思明区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近期先后召开区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区属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议,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区级层面6方面68条意见建议,梳理区属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问题清单76条,着力抓实整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
召开区委常委领导班子成员述责述廉现场评议会,由区委委员、区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区属党(工)委书记等对区委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现场测评。在此之前已召开区纪委全会,由区纪委委员对18个区属党(工)委书记进行述责述廉情况进行测评,并由区委对测评结果末三位一把手进行约谈。“用压力传导倒逼责任落实,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是思明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要举措。”该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城区发展永无止境,基层党建行稳步坚。今年,思明区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党员教育、均衡提升街道社区党建、精准提升非公领域党建、创新组织活动、开展智慧党建等方面上统筹推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党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