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河北临漳:“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

2021-08-27 10:00:06来源:长城新媒体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创新宣讲形式,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单一形式,精心打造“宣讲+”模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

  “宣讲+大喇叭”,让党史宣讲“声”入人心。为适应农村群众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时间不固定等情况,临漳县将宣讲与“村村响”大喇叭结合起来,由各村自行安排每天党史广播时间,播放党史知识、党史故事、经典歌曲以及国家最新政策,让群众无论是在农家院落,还是在田间地头,都能及时收听到“党的声音”。“宣讲+大喇叭”模式,有效发挥了“村村响”广播时效性强、覆盖面广、收听方便的优势,开启了党员群众学习党史的新渠道,打通了党史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宣讲+现场”,让党史宣讲身临其境。临漳深入挖掘临漳革命历史,把宣讲工作搬到红色资源现场,在实景宣讲中传递红色力量。精心设计临漳县烈士陵园、平汉战役陈列馆、临漳县军史馆、廉吏文化展馆“一园三馆”红色研学线路,临漳县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和红色研学活动近200场次,累计8000余人现场接受红色教育。同时,贴近青少年群体,临漳组织“五老”人员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60多场,举办红色故事小小讲解员大赛,组建“红领巾宣讲团”开展宣讲100余场。

  “宣讲+互动”,让党史宣讲更接地气。临漳进一步丰富宣讲互动形式,到群众最多的地方、用群众最爱的形式去宣讲。组织党史专家宣讲团,打造“板凳课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文化广场、社区和中小学阵地开展宣讲。发动包村干部、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百姓名嘴”,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开展面对面微宣讲。在宣讲过程中,通过问答交流、有奖答题等方式,吸引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党史学习中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临漳累计开展宣讲60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3万多人次。

  “宣讲+文艺”,让党史宣讲更有人气。临漳结合本土文化特色,组织文艺工作者,将党史宣讲与歌曲、舞蹈、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起来,用党史知识和红色文化浸润广大群众心灵,凝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巨大力量。同时,临漳组建19支“红色光影”公益放映队,展演优秀国产影片和红色爱国主义影片2000余场次,参与群众8万余人次,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宣讲+志愿服务”,让党史宣讲充满温度。临漳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力求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民意调查、填写“微心愿”征集卡等方式征集群众“微心愿”,集中发布文明志愿服务项目80余个,先后开展“新农民逛新城建新功”惠民一日游、“送医送药送健康”“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志愿服务200余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通过充满温度的志愿服务,让理论学习与群众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作者:韩晓寒 冯艳艳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