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发展船政文化,弘扬船政精神,推进和谐福州建设(下)

2008-10-16 09:05:05
      三、船政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和谐福州建设
    (一)新时期船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船政文化受到社会重视,船政文化遗址群已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进入新千年,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船政文化保护、开发、研究、宣传全面展开,并取得成效。
      1、场馆建设跃上新台阶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和马限山船政精英馆、梅园别墅、英国领事分馆的建设和修缮,充分考虑各自的建筑特点、内容分工和布展风格,不论从展示手法、史料整理、展品收集,还是布局策划、内容调配、知识层面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主题园区展示内容不断充实
      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罗星塔园和马限山园的7.9公顷用地新增景点15个,充实完善21个,13处风格各异、材质不同的人物雕塑、浮雕、版雕入驻园区。一批基础设施,如:园区入口、停车场、车行道、步行道、地面硬化、绿化等的建设和改造,美化了园区环境。船政文化广场不仅较好地衬托了船政文化博物馆,而且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去处。
      3、旅游要素逐步健全
      船政文化一期建设初具规模,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游、住、行、吃逐步健全。以游这个要素来带动其他要素发展的时机趋于成熟,客源逐步由机缘性增长向目标性增长转变,由本省向外省过渡,并呈大幅上升趋势。主要目标客源层由爱国主义教育游和礼节接待游转向观光游、休闲和商务游。
      4、以网站、标识亮相船政文化品牌
      为了进一步弘扬船政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船政文化,开通了中国船政文化网站。互联网跨越时空,充分展示了船政文化风采,架起船政文化信息沟通的桥梁,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此同时,面向社会有奖征集船政文化徽标,并从全国14个省市的150件征稿中筛选出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创意新颖、构图简练、寓意贴切,有时代感和视觉感染力的徽标,以标识形式凝聚、提升和展示船政文化品牌形象。
      5、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二期建设开始启动
      与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一期相衔接,二期开发着重点放在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现有游览点,修复、整合、补强船政文化相关游览点,使之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整体联动效应。一是完善船政广场及周边配套建设。扩大广场、搬迁昭忠路港口用地和民房,拉迁淞江号猎潜艇上岸安置于广场。充实完善船政一号船坞设施建设,修建坞闸、整治周边环境,建造“平远”号舰进坞展示。商洽回购海上明珠大酒店,开辟为马尾港口博物馆。二是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马尾天后宫、天主教堂、前坡炮台、闽安古镇及亭江炮台。三是建设八号人防坑道,开辟船政时空隧道,连接造船厂与博物馆。以五四公园为支撑点,修建连接婴豆山与马限山之间的索桥,促使婴豆山景区(天后宫、天主教堂、前坡¬炮台景点)通过索桥与马限山景区(船政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船政广场、船政精英馆、梅园别墅、英领事分馆、中坡炮台)连线成片。马限山景区通过港口路或沿江水路与罗星塔公园景区(罗星塔公园、海上明珠、船政一号船坞)连线成片。罗星塔景区通过104国道或沿江水路与闽安古镇(巡检司、古城、迥龙桥、闽安炮台)连线成片。闽安古镇通过栈道与亭江炮台连线成片,形成完整的船政文化游览线路。
      6、船政文化研究与船政精神的弘扬
      改革开放之前,学者对马尾船政的研究很少,可谓屈指可数。1980年后,船政研究逐渐繁荣并形成“马尾热”。研究的视角大大扩展,深度也大大超前,人物研究也不断扩大;不但注意到船厂,而且重视船政学堂,而且不少国外学者参与研究。林庆元的《马尾船政局史稿》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研究专著。进入新千年后,马尾船政研究得到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福州市出版五辑《船政文化研究》论文集、《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沈葆桢文集》等。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加全面,重视研究船政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及其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目前船政相关遗址、博物馆等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船政文化旅游项目成为福建省精品旅游建设项目,以弘扬船政精神为主旨的电视剧《船政风云》在中央8套等电视台播出。总体而言,新时期船政文化研究与船政精神弘扬同步推进。
      (二)挖掘船政文化内涵,促进和谐福州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要发挥船政文化的研究成果的作用,促进福州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福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把船政文化放在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精心规划和打造,以促进和谐福州建设。
      1、挖掘拓展船政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强势旅游品牌
      船政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船政文化强势旅游品牌是当前福州建设旅游强市的一项重要任务。
      (1)高起点规划船政文化旅游资源
      首先,精心编制规划。规划要着眼船政文化长远发展。拟把马尾区整体列为船政文化旅游区,并按船政文物特点进行功能划分。《船政文化景区概念性规划》已编制完成。根据该规划,船政文化整个景区将分为马尾造船厂、马眼山、婴脰山、旧港区、罗星塔公园五个部分。马尾造船厂,专家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造船厂搬迁,将规划重新修复飞机制造处、钟楼等景点;二是造船厂不搬迁,则在原址基础上修复绘事院,重建船政前后学堂、飞机制造处、海军练营和船政十三厂及其部分车间、婴脰山重建天后宫、马限山将复制“镜清号”巡洋舰,全面修复一号船坞,《规划》还拟建现代海军博物馆,修复闽安古镇。《规划》为船政文化旅游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其次,突出特色规划。要突出船政文化的特色主要有三点:一是历史遗址、遗迹。包括船厂、学堂等,投入巨资修复,重现历史风貌,给游人以直观的教育和启迪。二是人物。船政人物是船政旅游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也是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到福州旅游的亮点,要精心打造,如在马尾适当地方塑左宗棠、沈葆桢巨幅塑像,表达人们对两位船政大臣的敬仰,并雕塑船政重要人物严复、罗丰禄、陈季良等群像,让游人瞻仰。三要发挥水的优势,精心开发海上古战场。马江海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屈辱的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伤害至今尚存,许多游人无不怀着悲愤心情去参观这一不对等的战争,从中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马江海战古战场最突出的亮点是海、是炮台,要精心设计开发马江海战古战场游。把沿江的长门炮台、江口炮台全新整修与船政文化游融为一体,从五虎礁到马尾船厂江面绕琅岐岛、川石岛进行水上游。其三,提升船政文化含量,扩大船政文化游范围。拟把闽安古镇开发、长乐郑和纪念馆、水师操练场等列入船政文化游。同时对船政文化游的设计应进行多方位思考,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住福州、住马尾、住海上,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来安排,形成怀古之旅、瞻仰之旅、观光之旅等全面展示船政文化风貌。
      2004年以来的数个黄金周,游览船政文化园游客数量每次都以20%多的速度在增长。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据不完全统计10月1-3日每天到船政文化园的游客都在5000人以上。一方面表明船政文化园建设日渐完善,吸引力在增强影响力扩大。不但本地游客增多外地游客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今年开辟了马祖游、澎湖游,一般旅游团都把马尾做为中转站。安排游船政文化园就成为必然。澎湖旅游常态化,逐步开发台湾游,船政文化游将会掀起新的热潮。
      (2)培养船政文化旅游人才
      树立旅游品牌景点规划、开发、设置是根本,培养旅游人才是关键。优秀旅游人才能产生吸引游客,提升景点影响力的作用。要以特色的景点、震憾人心的事件让游客游一次、留一景,记一事、学一人、诵一诗的效果。这些关键在人才。要把培养船政文化游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其一培养船政文化规划设计师,主要从现有规划师中选拔培养:一熟悉马尾地理形态、合理科学规划景点设置;二要熟悉船政历史,包括事件、人物、遗迹;三要有较深厚的旅游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知识,能从历史和未来角度;从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方面;从娱乐和教育层面进行综合规划设置景点安排游览线路。其次,多渠道培养船政文化导游人才。除了具备形象好、口齿清楚外,还应具备比较丰富的船政文化历史知识,一对船政事件娴熟于胸,对船政著名人物了如指掌随口道来,二是了解较多的船政文化趣闻轶事,三是了解罗星塔、马尾造船厂、闽安古镇、婴脰山、五虎礁、长门炮台等建筑历史。总之要全面了解船政文化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有关船政的轶闻趣事,使游客在参观历史古迹中看到活的人物,受到生动的教育。
      (3)精心研制船政文化旅游产品
      开发研制旅游纪念品是做大旅游业的重要环节。现有船政文化旅游品不多,品种单位观赏性、纪念性都有待提高。要组织工艺美术绘画等专业人士组成开发研制小组,深入了解船政特殊的含义,以人文、地理、民俗、象形等各个角度进行研制开发,形成研制开发,形成精美的系列套装纪念品,并具有收藏价值。以此宣传船政文化,吸引更多人来参观游览。
      2、发挥船政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八荣八耻为基础。要充分发挥船政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作用。船政文化的主要精神是:
      爱国自强精神;
      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励志进取、勇于创新精神;
      重教、兴教,借才异域,注重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精神;
      坚持自主精神,维护主权意识。
      船政先贤的这种精神经过百多年的洗礼磨炼,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材料。
      一是爱国自强精神。在列强瓜分中国的当时,船政人的爱国自强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奏响了中国人觉醒图强的进行曲,是民族自尊、爱国自强的典范。特别是甲申马江海战、甲午黄海海战,船政的学生正气凛然,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要分批组织全市青少年参观船政文化园,重温那一段历史,激发爱国热情。爱国自强精神表现在为国家富强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现代化贡献力量,把自己的智慧融入伟大事业中。
     二是改革创新精神。马尾船政吹响了中国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军的号角,开风气之先。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船政人开创了数十个第一,尤其在思想领域,严复在留英期间,不仅认真学习近代科学知识,还关心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1879年学成归国,发愤著书立说,翻译西方著作,发表了《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重要文章,提出“自由”、“平等”的民主政治观念。1896年完成了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的译述,书中宣传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在思想界引起极大的震动。思想意识的创新打破了几千年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桎梏,为清廷晚期兴起的维新变法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少年要从船政先贤身上学习创新精神,在各自岗位上进行创新。创新的前提是学习,要象船政先贤一样,跟踪世界最新的技术并进行消化创造,用最新的科学科技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是培养青少年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国家主权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百年船政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她经历了中法马江海战、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洗礼,深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重要性。要在青少年中加强提高维护国家主权意识,加强全体人民团结,提高发展经济信心,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四是坚持自主精神。马尾船政是在引进机器、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情况下建设起来的。技术人员从法国聘请,学堂教习从法国、英国聘请。天朝之国如此“借才异域”师夷,还是破天荒的新鲜事。如何管理这些外国技术人员是船政当局必须考虑的大问题。船政局采取的办法是与“洋员”、“洋匠”订立保约、合同规约,明确雇方和受雇方的职责。创办初期,船政局聘法员日意格为正监督,德克碑为副监督,“一切事务仍责成该两员承办”。 聘任期限届满即解聘。需续聘的人员续签保约、合同规约。以后续聘的洋员洋匠也同样办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鉴于前聘洋监督杜业尔的“擅专”行为,船政当局在与法员柏奥镗续订合同《简明约章》中更明确规定:聘法员柏奥镗为总监工。“凡总监工要雇洋匠及购办料件,须由船政大臣允准画押,方准照行,否均作废。”  船政当局坚持掌握船政的用人、行政自主权,对不该聘用的洋员拒绝聘用,对不遵约束、不守规矩的洋员洋匠坚决照章辞退。如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拒绝聘用闽海关税务司美里登。美里登“百计钻营入局”,想谋洋监督位置,“葆桢固却之”。 沈葆桢还果断革退“不遵匠头约束”的法国工匠博士巴。法国驻福州副领事巴世栋出面干预,要求沈葆桢收回成命,遭沈葆桢驳斥。沈葆桢在给总署的呈文中指出:“船政与通商两不相涉,领事为通商而设,不应干预船政。” 此后,法员总监工达士博“居奇挟制,怙恶不悛”,沈葆桢又当即批准将其撤职辞退。达士博赴法领事馆具控,法领事官又再次出面干预,沈葆桢说:达士博“应撤与否,本大臣必视该员匠功过为衡,即监督亦不能任意为之,与领事官毫无干涉,何得过问也”。 船政后期聘用法员杜业尔遣退后,法国驻华大使曾向清外务部要求,“谓将来船厂若用洋员,仍应聘用法人。外务部答以船厂用人,中国自有主权”,予以回绝。 沈葆桢的自主精神保证了福建船政的健康迅速发展,今天中国要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就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要弘扬船政自主精神,坚持在维护民族利益基础上,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3、发挥船政文化在推进海峡两岸交流的纽带作用
      福州与台湾一水之隔,连江黄岐与马祖仅隔8000米。两岸血缘相亲、习俗相近。近年来两岸之间的贸易,探亲越来越频繁,台胞在福州经商办企业人数日渐增加。许多台胞在福州购置房产,长期居住,福州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在台湾60多万的福州乡亲中有许多是船政早期学员的后裔,他们在台湾从政、经商办企业都有建树、有成就、有影响。为此发挥船政文化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大有可为。
      (1)加强与台湾船政后裔的联系。要通过举办船政夏令营、船政后裔省亲团寻根问祖等活动,吸引他们到福州,缅怀先辈的业绩,引发支持故乡建设的热潮。
      (2)争取在台湾召开船政文化学术研讨会。要加强两岸的学术文化交流,在船政文化研究方面互派访问学者,加强沟通和联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榕台共同召开研讨会,也争取在台湾召开船政文化的研讨会,以扩大船政文化的影响。
      (3)与台湾有关博物馆加强联系、举办船政文物展览。福州马尾昭忠祠、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收集了船政大量的珍贵文物,从实物上展示了船政的兴衰,以及船政人物的爱国自强精神,是那一段船政历史的最好见证。要力争船政文物已在香港展览的基础上,在台湾展出。
作者:福州市社科联课题组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