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解决党纪党风党性方面问题
2008-12-04 09:45:13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湖南省浏阳市积极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针对部门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党性不强、党风不正等问题,立足创新,强化落实,真正做到了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创新活动载体,开通“纠风面对面”工作博客。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浏阳市开设了工作博客“纠风面对面”,公布了多种联系方式(博客地址、举报电话、QQ、QQ群、邮箱),受理网民投诉,明确专人回复,重点查处涉教、涉医、涉路、涉农等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根据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定期推出讨论话题与治理重点,设立咨询版块为群众答疑解惑,宣传与政风行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以及服务承诺,展示部门形象,监督部门行为。“纠风面对面”工作博客开通2个月来,撰写日志12篇,总访问量近4000人次,留言140人次,所有留言均有回复,受理信访件 13件,接受群众咨询并为其指明办事方向 45件,查处违规收费5起,清退违纪资金91890元,打造了一个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最为直接的表达民间诉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解决民生问题的官民互动平台。新的信访举报途径的开辟,更有效地监督部门和党员干部在党纪党风党性方面出现问题,建立了常规监督方式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纠风工作长效监督机制,群众反映良好。
二、创新管理方式,构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立体考核评价体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浏阳市为进一步促进广大领导干部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改革力度,着力构建立体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开展民意测评、设置征求意见箱和开通专线电话等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由市级领导对单位党政正职进行书面评价,各单位党政正职对副职进行书面评价;采取市委组织部干部分片联系、特邀组织员定期走访的方式,收集日常考核意见;由社区党组织和干部监督联络员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进行收集和反馈,建立了“群众评价、领导评价、组织评价、社区评价”相结合的立体考核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分类评实绩、评估比效益、考学设门槛科学设定各类考核指标,对可以量化测算的经济性项目,认真测算其投入成本以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注重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效规避了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对防止领导干部在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个人党性党纪方面出现问题发挥了良好作用。
三、创新体制机制,出台领导干部“十廉”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十廉”监督制度,监督对象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重点是各级党政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具体包括公开诺廉、个人述廉制度、群众评廉制度、任前考廉制度、教育警廉制度、巡察问廉制度、轮前促廉制度、家庭助廉制度、读书思廉制度、结对帮廉制度等。公开诺廉制度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或不定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政务公开栏、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等向社会进行公开廉政承诺,落实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规范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个人述廉制度要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每年一次在干部职工大会上报告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和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群众评廉制度每半年集中组织和收集一次干部群众民主评议领导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任前考廉制度就是对拟任职的领导干部在公示期间进行廉政知识考试,督促领导干部掌握基本的法纪法规等廉政知识,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考试成绩作为组织部门任用的依据之一;教育警廉制度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和借助网络等多种载体开展富有实效的警示教育,引导干部抵制各种诱惑,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廉政意识;巡察问廉制度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成立巡察问廉小组,实行纪委常委分工负责、分片包干制,每半年对所负责的单位进行一次巡察问廉活动,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从政过程的监督;家庭助廉制度由领导干部家属和单位相互反馈干部廉洁从政情况,加强单位与家属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单位每年开展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召开领导干部家庭反腐倡廉座谈会等各项活动;读书思廉制度要求单位每年组织领导干部开展一次廉政读书交流活动,观看1本以上的反腐倡廉教育光碟,阅读2本以上反腐倡廉书籍,推荐3句以上的廉政警句;结对帮廉制度主要是领导干部“一帮一”结对帮廉,在本单位按照对应职务级别进行结对,党政正职可跨单位结对。结对双方每年要互赠一本廉政书刊,交流一次廉政心得,走访一次困难群众,并将相互帮廉的交流情况报告本单位纪检监察组织。通过结对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交流学习和工作经验,长期对廉洁从政进行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实现共同进步,构建起全方位 “互廉网络”,形成防范体系。
作者:湖南省浏阳市委学习实践办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