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福清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福清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经济规模总量较大。福清又是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要特色的县市,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总值50.91亿美元,经济外向度多年居全省前茅。今年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福清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带来了较大影响。笔者以为,福清外向型经济要尽快走出困境,并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必须继续坚持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进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福清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推进我市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要大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福清外向型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大型企业,象冠捷、捷联等,自有知识产权不多,总体上还是以加工组装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还在持续并逐步波及实体经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包括加工贸易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油价宽幅波动、运输费用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用工紧缺等不利因素,使加工贸易型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呈现重新洗牌之势。为此,福清必须超前谋划,积极应对,着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要促进一般加工贸易向深加工贸易转变。由于国家针对不同类别的出口产品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外贸出口企业只有延伸产业链条,将初级加工产品延伸到深加工产品,才可以继续享受到税收政策优惠,避免税收政策调整挤占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比如,当前福清的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工品种比较单一,质量标准不高,相关进口国家设置了绿色壁垒,致使该行业出现了困难,只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上游建好原料基地抓源头,下游开展深加工增效益,才能逐步走出困境。
2、要促进消耗资源型贸易向节约资源型贸易转变。实现由消耗资源型贸易向节约资源型贸易方式转变,才能减轻原辅材料价格波动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对出口企业带来的冲击。去年以来,我市部分钢铁等冶金制品、玻璃制品出口企业受石油价格高幅攀升和国家对资源型企业出口退税率下调影响,生产成本大量增加。对这类大中型企业,除了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扶持外,企业更要内部挖潜,推进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耗。对一些产值不大的冶金类型企业,尤其是“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消耗资源型)企业,可以实施“腾笼换鸟”策略,逐步转移此类产业。
3、要推进外包加工型贸易向自主技术型贸易转变。我市相当部分贸易出口企业由于实行外包加工型贸易,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导致每年在实现贸易收入过程中,需要支付大量的专利权使用费,降低了自身的净收益。为此,要鼓励扶持企业借鉴福耀、中德科技、亚通科技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的发展经验,舍得投入,开展自主技术研发,或者通过校企联动、借助外脑,推进自主技术型贸易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要促进贴牌贸易向自主品牌贸易转变。目前我市部分行业的企业,如鞋类、包袋类企业,其加工能力很强,能够生产众多国际国内名牌产品,但由于是贴牌加工,需要支付大笔的商标等知识产权使用费,企业最终获得的利润十分微薄。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支持企业品牌的创建,包括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甚至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创建力度,扩大自主品牌产品的国际宣传,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贸易,提高出口企业自身的净收益。
二、要实现从由商品贸易为主,逐步向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的转变
由商品贸易为主逐步向服务贸易为主的转变,是一个国家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也是近期国家政策倡导和扶植的重点。实现福清从外向型经济大市向外向型经济强市的跨越,必须抓紧谋划并优先发展服务贸易。
一方面,要做大做强福清的传统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分为传统服务贸易和现代服务贸易。传统服务贸易主要包括运输、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等。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市发展传统服务贸易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进出口运输服务的需求量大;二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加上福厦铁路,福厦高速等贯穿全境,交通便捷,辐射带动面较广;三是旅游资源较丰富;四是建筑、房地产业的规模和实力较强。为此,在进一步扩大传统服务贸易方面,当前我市要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要抓紧做好全市商贸、物流两大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好规划的先导作用,完善好招商项目库,为国内外一大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商贸、物流知名企业快速入驻福清打下基础。二是加快福清港口物流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加快江阴、元洪两个港区的泊位及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借助马尾港区外贸航线逐步南移福州新港,以及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作等突出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贸易货源,开辟新的国际海运干线,促进更多的国内外著名的航运和船务公司、商社以及物流企业落户福清。三是要大力促进福清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建设投入,强化包装宣传,进一步扩大福清海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扎实推进总投资达10亿元的目屿岛旅游项目建设,为我市旅游市场化、产业化提供示范样板。四是鼓励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向国外建筑市场进军,着力拓展国外工程承包业务。同时要逐步规范对外劳务输出中介组织,扩大福清对外劳务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福清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信息技术、金融保险、设计咨询、国际运输、教育培训、技术转让等。福清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力度。要积极借鉴福州城区的发展经验,将服务贸易作为招商引资新的突破口,提升福清服务贸易水平,加快建立与现代化工业港口城市相适应的服务贸易体系。二是鼓励外资参与软件开发、物流服务等。重点要加快在融侨开发区规划和动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有实力的国内外研究机构参与我市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引导发展第三方物流。三是重视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增加财政税收收入。四是加快福清金融业的发展。积极吸引境外金融机构来融设点展业,创办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金融服务。五是加大教育培训业的发展。福清每年出国留学、劳务人员众多,教育培训市场很大。要整顿规范现有的留学、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和培训学校,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创建劳务输出培训基地,集中建设高质量技能培训学校。
三、要实现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转变
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壮大面临的现实课题。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新阶段。福清的外向型经济要做大做强,就必须率先把握先机,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方面,要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福清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已达16家,其中去年以来新上市的企业有亚通科技、吉美染织,除福耀、天香2家外,其余均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境外上市,共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30多亿元。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继续实施资本运营策略,重点推进列入上市后备库的15家企业的前期工作,促进我市更多企业上市融资。要推动跨国公司进入福清的商贸领域。依托福清经济比较发达、消费能力较强、消费档次逐步提升的优势,吸引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销企业进驻,提升福清商品零销业的发展水平。要鼓励外资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外资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做好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使更多的外资企业从“候鸟型经济”变成“榕树型经济”。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研发机构与企业开展研发合作,扩大外商投资技术的溢出效应。
另一方面,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一是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抓住美元、欧元、澳元等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实施跨国并购。比如福耀集团今年就已成功地并购了德国某汽车玻璃贸易公司。提高产品在德国市场的占有率。二是鼓励有自有技术品牌的中小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地点的外迁,有效释放过多的产能,规避贸易壁垒,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三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直接投资办商贸企业。目前,福耀玻璃、成龙木业、东泰公司、弘泰公司已在或已被商务部门批准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投资办商贸企业,率先“走出去”已成为福清企业壮大规模的一个新的有益的尝试。在这方面,建议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继续帮助更多符合国家“走出去”政策扶持条件的外向型企业,获得优惠政策的扶持,要用招商引资“请进来”的那种热情,服务于“走出去”的外向型企业,推进福清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四是有序推动对外间接投资。福清是全省著名侨乡,旅外乡亲足迹遍及世界115个国家地区。要充分借助福清在外华侨,特别是新侨众多、信息资源丰富、侨力雄厚等突出优势,成立以侨领、侨资金融机构为中心的各类投资、投资咨询机构,积极拓展境外投资渠道,抱团发展,加快形成稳定有序、积极健康的对外间接投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