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三字”秘诀
2009-03-06 13:27:51
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对于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科学决策、科学发展意义深远。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意义更加重大。从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做好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要注意在“三字”秘诀上狠下功夫,即:新、活、实。
再现一个“新”字。在我党的理论宝库精华中,最具时代特色的就是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创造,它既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南,又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要以此为重点,以党的最新理论为载体深入展开,学习贯彻中要突出在“新”字上下功夫。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最前沿理论知识作为最新内容来定位,并作为基层理论学习的基本坐标。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新的主线;把不断坚持和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作为重点内容;把变幻莫测的国内外重大政治时事、形势(如:如何看待世界金融危机、如何推动区域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等内容)作为新的学习载体,贯穿于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始终,使理论常学常新,百学不厌,不断深化,培养大家的学习兴趣,增加吸引力。使每位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能较好地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学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新信息结合起来,开阔新眼界,拓宽新知识面,推动学习新热潮。
表现一个“活”字。搞好基层理论工作方式方法很多,除明确一把手第一学习责任人、抓好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认真落实各项学习规章制度外,还应在拓展理论工作运作平台,丰富活动载体和充实活动内容上下功夫。基层理论工作具有点多面广,受教育对象层次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难度大等特点。要使基层理论工作保持强劲的活力,就要努力在“活”字上做文章。首先要在实施计划上做到得体、灵活,不能拘泥于呆板式学习模式,这样会使理论学习失去引力,使学习教育宣传工作走入单一学而乏味的死胡同,其结果导致走过场,草草应付,达不到实际效果。我们可以透过固有的计划模式,结合当年度可预见的大事等超前谋划,可结合党委(总支、支部)年度重点工作,拟定活的学习计划。其次,要注重形式和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创立分散学与集中学、重点发言与集体讨论、系统学习与专题研讨、精通原著与听辅导报告、课堂学习与调查研究、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尽可能拓展理论学习平台,充实理论活动形式。还可采取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请英模做先进事迹报告、举办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举办“百人百场”专题报告会、开展“新市民讲坛”、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和反腐倡廉教育片,如《我的长征》、《历史的天空》、《忏悔录》等活动展开理论工作。还可组织理论宣讲团到社区(村、居)开展宣讲,聘请理论客座教员到基层一线上实践课,以及开展理论征文等多项活动,丰富充实理论学习方式方法,使基层理论学习更具有吸引力,有活力,有动力,使理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充满无限生机,不断开拓新局面。
体现一个“实”字。理论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要立足于实际,服务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基层理论工作的落脚点应放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上,放在推动各项工作发展上。在理论推动实践、推动工作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凸显一个“实”字。基层理论工作好坏的一条重要评判标准,是要看本单位、本部门通过理论学习贯彻活动,能否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基层理论工作还要坚持做到始终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要着重在培养学习教育对象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中国特色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下功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要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善于明辨是非,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努力做到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促发展、求实效。把学习理论与加深对实情的认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本单位、本部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优势和不足,深刻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把理论学习宣传工作引向最前沿,推向实践第一线,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了解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出新办法,找准工作的突破点,架起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桥梁。三是要善于把学习理论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受教育者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提升应对复杂情况,谋划新的发展的能力。创新发展思路,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使理论真正变成实践的产物,变成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发展的强劲动力。
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新、活、实“三字”秘诀的形成,是我们长期从事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新、活、实实质上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新是理论学习的源泉,活是理论贯彻的动力,实是理论推动发展的归宿点,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只要我们在开展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过程中坚持把握这么一个规律,就能确保理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落地有声、成效显著,使理论武装工作真正成为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强大生命力,成为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再现一个“新”字。在我党的理论宝库精华中,最具时代特色的就是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创造,它既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南,又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要以此为重点,以党的最新理论为载体深入展开,学习贯彻中要突出在“新”字上下功夫。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最前沿理论知识作为最新内容来定位,并作为基层理论学习的基本坐标。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新的主线;把不断坚持和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作为重点内容;把变幻莫测的国内外重大政治时事、形势(如:如何看待世界金融危机、如何推动区域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等内容)作为新的学习载体,贯穿于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始终,使理论常学常新,百学不厌,不断深化,培养大家的学习兴趣,增加吸引力。使每位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能较好地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学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新信息结合起来,开阔新眼界,拓宽新知识面,推动学习新热潮。
表现一个“活”字。搞好基层理论工作方式方法很多,除明确一把手第一学习责任人、抓好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认真落实各项学习规章制度外,还应在拓展理论工作运作平台,丰富活动载体和充实活动内容上下功夫。基层理论工作具有点多面广,受教育对象层次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难度大等特点。要使基层理论工作保持强劲的活力,就要努力在“活”字上做文章。首先要在实施计划上做到得体、灵活,不能拘泥于呆板式学习模式,这样会使理论学习失去引力,使学习教育宣传工作走入单一学而乏味的死胡同,其结果导致走过场,草草应付,达不到实际效果。我们可以透过固有的计划模式,结合当年度可预见的大事等超前谋划,可结合党委(总支、支部)年度重点工作,拟定活的学习计划。其次,要注重形式和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创立分散学与集中学、重点发言与集体讨论、系统学习与专题研讨、精通原著与听辅导报告、课堂学习与调查研究、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尽可能拓展理论学习平台,充实理论活动形式。还可采取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请英模做先进事迹报告、举办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举办“百人百场”专题报告会、开展“新市民讲坛”、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和反腐倡廉教育片,如《我的长征》、《历史的天空》、《忏悔录》等活动展开理论工作。还可组织理论宣讲团到社区(村、居)开展宣讲,聘请理论客座教员到基层一线上实践课,以及开展理论征文等多项活动,丰富充实理论学习方式方法,使基层理论学习更具有吸引力,有活力,有动力,使理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充满无限生机,不断开拓新局面。
体现一个“实”字。理论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要立足于实际,服务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基层理论工作的落脚点应放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上,放在推动各项工作发展上。在理论推动实践、推动工作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凸显一个“实”字。基层理论工作好坏的一条重要评判标准,是要看本单位、本部门通过理论学习贯彻活动,能否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基层理论工作还要坚持做到始终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要着重在培养学习教育对象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中国特色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下功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要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善于明辨是非,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努力做到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促发展、求实效。把学习理论与加深对实情的认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本单位、本部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优势和不足,深刻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把理论学习宣传工作引向最前沿,推向实践第一线,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了解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出新办法,找准工作的突破点,架起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桥梁。三是要善于把学习理论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受教育者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提升应对复杂情况,谋划新的发展的能力。创新发展思路,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使理论真正变成实践的产物,变成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发展的强劲动力。
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新、活、实“三字”秘诀的形成,是我们长期从事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新、活、实实质上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新是理论学习的源泉,活是理论贯彻的动力,实是理论推动发展的归宿点,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只要我们在开展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过程中坚持把握这么一个规律,就能确保理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落地有声、成效显著,使理论武装工作真正成为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强大生命力,成为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晋安区委宣传部 黄修平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