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09-04-07 10:53:40
思想政治工作是机关党建的首要任务,也是思想建设的难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据调查分析,当前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面临新的审视。市场经济多为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给人以实惠利益也进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从而用利益观念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在意识形态多元下,机关工作人员也渴望得到更多的实惠。规范公务员津贴后领导轻松了,不用本单位福利,在新机制未健全的情况下,新的“大锅饭”不同程度凸现出来,党员干部也在用新的利益标准来衡量自身在机关工作的价值。
二是人的心态多重性,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市场经济为机关党员干部开拓了广阔的政治视野,党员干部对机关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制度,表现出多种心理:有满足的、有挑剔的、有逆反的,感到往前看缺乏吸引力,往后看缺失战斗力,站着不干不用费力,只要不违纪,不犯法,谁也无耐何。使思想政治工作现有手段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自主意识”普遍增强,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管理形式面临新的课题。市场经济从深层面上改变了党员的思想观念,其自强、自尊、自主意识随之增强,表现欲、创造力、主见性也显现出来,从而对机关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是效益观念的普遍增强,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面临新的选择。党员干部很快地把市场经济的效益观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强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讲究效益,对那种机械重复的、表面的、繁琐的形式尤为反感。因而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面临新的选择。
五是竞争意识的普遍增强,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面临新的标准。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激励了党员干部强烈的竞争意识,不甘落后、争先创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建设的蓬勃向上,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新标准。
针对以上出现的新情况,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要重新思考新站位、新思路、新方法,这种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既要继承传统,更要更新观念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在半个多世纪以来血与火的考验和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党先后及时作出了一系列有关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加强思考政治建设决定,这充分说明了市场经济的确立,一方面对党的传统发出呼唤,另一方面,更要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就是要站到时代的制高点上,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要结合完成各自工作任务,自觉运用新的观念来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在当前,我们认为在更新观念上要“六改、六立”:改变凡事都要用固有和现成框框去套的观念,确立采取一切符合、适应调动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的理念;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的价值取向,确立以人为本要求、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改变精神领域用精神标准衡量是非的观念,确立物质利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要地位的理念;改革一切等待上级布置,依靠文件做工作的理念,确立从实际出发,更注重内容的个性化理念;改变把党员干部职工当作被动客体的观念,确立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主体性原则的理念;改造思想政治领域那种党内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观念,确立思想政治工作宽领域、多元文化介入的理念。发扬传承好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更新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
二、既要注意物质利益原则,更要开掘精神动力源
市场经济的确立,把物质利益和精神动力这一对矛盾更加突出地摆到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既要考虑个人的物质利益,更要大力开掘精神动力源。在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时要建立“四个机制”:运用政策机制,尽可能地为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激励机制,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追求,最大限度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运用关怀调节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让党员干部得到更多物质实惠;运用育才机制,创造党员干部自学成才、岗位成才的良好环境,让党员干部增长适应市场经济的真本事。在开发精神动力源上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从“大利益”观上开发。通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党和集体的利益作为自己最根本利益,并且为这种利益去奋斗; 从党员干部职业道德观上开发,热爱岗位,热爱本职,乐于奉献; 从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上开发,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部属心中的标杆;从个人志向上开发,引导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个人航标,鼓励他们把个人志向与大目标结合起来。
三、既要坚持现行制度,更要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从我市宣传系统机关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找准承载切入点,处理好小与大的关系:①“小任务、大目标”。围绕科学发展和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化大为小,一件一件去落实;②“小阵地、大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各项工作去做,利用各种场所、各种时机、各个阶段用心去做,落到一件事、一个人,从单位到整体,从而形成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环境。③ “小活动、大收益”。思想政治工作不要一味地依赖搞大教育、大动员、大课堂、大活动,要采取适合党员干部思想特点的、不拘一格的形式,个别谈心,领导干部与部属经常沟通,还要充分利用形象教育、声像教育、网络教育、集体活动、教育主题实践等各种小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注重提升人的素质过程,从而取得大收益;④“小课堂、大舞台”。开辟“党员学习论坛”让人人有上台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把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与本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只是领导说,部属听的灌输式,把人人参与自我提升作为重点。党组织提供舞台,让干部练就宣传思想工作本领,成为优秀的宣传思想工作人才。
四、既要创造良好氛围,更要加强主体建设
面对多种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碰撞、多种信仰并存的时代,我们要始终高扬思想政治工作旗帜不动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本,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关注人的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牢记毛泽东同志说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没有人的积极性、自助性、创造性、先进性,大众的目标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空忙。还要看到人的素质培养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是随着任务、形势环境变化而变化。对成才而言是一项工程,对领导者而言,是一项艺术。要不断研究、分析,营造让党员干部快乐而尽职地奉献和成长的工作环境氛围。包括精神氛围、物质氛围、制度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保证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人力倡导、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努力创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面临新的审视。市场经济多为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给人以实惠利益也进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从而用利益观念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在意识形态多元下,机关工作人员也渴望得到更多的实惠。规范公务员津贴后领导轻松了,不用本单位福利,在新机制未健全的情况下,新的“大锅饭”不同程度凸现出来,党员干部也在用新的利益标准来衡量自身在机关工作的价值。
二是人的心态多重性,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市场经济为机关党员干部开拓了广阔的政治视野,党员干部对机关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制度,表现出多种心理:有满足的、有挑剔的、有逆反的,感到往前看缺乏吸引力,往后看缺失战斗力,站着不干不用费力,只要不违纪,不犯法,谁也无耐何。使思想政治工作现有手段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自主意识”普遍增强,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管理形式面临新的课题。市场经济从深层面上改变了党员的思想观念,其自强、自尊、自主意识随之增强,表现欲、创造力、主见性也显现出来,从而对机关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是效益观念的普遍增强,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面临新的选择。党员干部很快地把市场经济的效益观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强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讲究效益,对那种机械重复的、表面的、繁琐的形式尤为反感。因而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面临新的选择。
五是竞争意识的普遍增强,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面临新的标准。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激励了党员干部强烈的竞争意识,不甘落后、争先创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建设的蓬勃向上,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新标准。
针对以上出现的新情况,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要重新思考新站位、新思路、新方法,这种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既要继承传统,更要更新观念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在半个多世纪以来血与火的考验和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党先后及时作出了一系列有关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加强思考政治建设决定,这充分说明了市场经济的确立,一方面对党的传统发出呼唤,另一方面,更要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就是要站到时代的制高点上,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要结合完成各自工作任务,自觉运用新的观念来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在当前,我们认为在更新观念上要“六改、六立”:改变凡事都要用固有和现成框框去套的观念,确立采取一切符合、适应调动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的理念;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的价值取向,确立以人为本要求、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改变精神领域用精神标准衡量是非的观念,确立物质利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要地位的理念;改革一切等待上级布置,依靠文件做工作的理念,确立从实际出发,更注重内容的个性化理念;改变把党员干部职工当作被动客体的观念,确立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主体性原则的理念;改造思想政治领域那种党内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观念,确立思想政治工作宽领域、多元文化介入的理念。发扬传承好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更新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
二、既要注意物质利益原则,更要开掘精神动力源
市场经济的确立,把物质利益和精神动力这一对矛盾更加突出地摆到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既要考虑个人的物质利益,更要大力开掘精神动力源。在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时要建立“四个机制”:运用政策机制,尽可能地为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激励机制,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追求,最大限度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运用关怀调节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让党员干部得到更多物质实惠;运用育才机制,创造党员干部自学成才、岗位成才的良好环境,让党员干部增长适应市场经济的真本事。在开发精神动力源上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从“大利益”观上开发。通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党和集体的利益作为自己最根本利益,并且为这种利益去奋斗; 从党员干部职业道德观上开发,热爱岗位,热爱本职,乐于奉献; 从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上开发,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部属心中的标杆;从个人志向上开发,引导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个人航标,鼓励他们把个人志向与大目标结合起来。
三、既要坚持现行制度,更要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从我市宣传系统机关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找准承载切入点,处理好小与大的关系:①“小任务、大目标”。围绕科学发展和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化大为小,一件一件去落实;②“小阵地、大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各项工作去做,利用各种场所、各种时机、各个阶段用心去做,落到一件事、一个人,从单位到整体,从而形成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环境。③ “小活动、大收益”。思想政治工作不要一味地依赖搞大教育、大动员、大课堂、大活动,要采取适合党员干部思想特点的、不拘一格的形式,个别谈心,领导干部与部属经常沟通,还要充分利用形象教育、声像教育、网络教育、集体活动、教育主题实践等各种小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注重提升人的素质过程,从而取得大收益;④“小课堂、大舞台”。开辟“党员学习论坛”让人人有上台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把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与本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只是领导说,部属听的灌输式,把人人参与自我提升作为重点。党组织提供舞台,让干部练就宣传思想工作本领,成为优秀的宣传思想工作人才。
四、既要创造良好氛围,更要加强主体建设
面对多种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碰撞、多种信仰并存的时代,我们要始终高扬思想政治工作旗帜不动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本,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关注人的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牢记毛泽东同志说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没有人的积极性、自助性、创造性、先进性,大众的目标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空忙。还要看到人的素质培养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是随着任务、形势环境变化而变化。对成才而言是一项工程,对领导者而言,是一项艺术。要不断研究、分析,营造让党员干部快乐而尽职地奉献和成长的工作环境氛围。包括精神氛围、物质氛围、制度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保证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人力倡导、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努力创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作者: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直宣传系统党委书记 吕 英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