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云南麒麟区:抓实“五子”破解流动党员管理“五难”

2009-04-23 10:29:47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云南麒麟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党建工作,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11个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119个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点,通过抓实服务、培训、帮扶、维权、评优五个环节,为流动党员指路子、补脑子、结对子、出点子、树样子,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在他乡当先锋、为家乡作贡献。

  一、抓咨询服务指路子,解决流动党员就业路子不宽的难题。各服务中心(站、点)落实专门人员,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制度,印发流动党员联系服务卡,从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技术)、子女入学(托)、司法、生活、心理咨询等10个方面为流动党员提供便利服务。充分利用各类经纪人协会牵线搭桥、干部上网查寻等方式收集各地劳务需求信息,为流动党员在生产、就业等方面提供服务“导航”。今年来,通过各服务中心(站、点)指路搭桥,全区已为84名流出党员和95名流入党员找到了岗位。

  二、抓教育培训补脑子,解决流动党员就业技能不强的难题。针对部分流动党员文化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较低等实际情况,各服务中心(站、点)落实了联系外出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和党员,明确了联系要求,通过邮寄学习资料、短信解疑、电话辅导等方式,督促流动党员抓紧经常性学习提高。同时,抓住流动党员春节前大量返乡的契机,依托区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局、区农广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流动党员开设驾驶技术、会计、电焊、机械加工、计算机基础、林果栽培等10余个科目的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流动党员培训班13场(次),培训流动党员38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加了就业机会。

  三、抓困难帮扶结对子,解决流动党员生活水平不高的难题。针对流动党员身处异乡、生活不习惯、生活水平低等情况,采取党员个人自荐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由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1+1”帮扶对子,把帮扶责任落实到人,优势互补,通过帮思想、帮温饱、帮创业,让流入党员迅速适应新环境,在流入地安居乐业。对生产生活有特殊困难或遭遇突发性事件发生困难的流动党员进行“几对一”结对帮扶,开展走访慰问党员活动,为流动党员送政策、送信息、送物资,做好困难流动党员关爱帮扶工作。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单位以召开座谈会、入户慰问、书信联系等形式,为流出党员送去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资料200余本,为流入的困难党员送去价值2.5万元的过冬物资,解决实际困难27个。

  四、抓权益维护出点子,解决流动党员维权渠道不畅的难题。面对流动党员法律意识淡薄,权益易受侵害等情况,麒麟区开辟外来务工人员维权“绿色通道”,通过区司法局、乡镇(街道)司法所积极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为流动党员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帮助进城务工的流动党员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帮助流动党员解决进城务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今年来,全区共为流动党员解决劳资纠纷5起,办理民事、经济案件3件。

  五、抓先进评选树样子,解决流动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的难题。坚持民主评议流动党员制度,以总支(支部)为单位,半年、年终对流动党员组织两次民主评议。在党员自评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党内外意见,对流动党员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公示评议结果、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情况。开展“十佳流动党员”评选活动,与其他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同表彰、同奖励。通过表彰“十佳流动党员”,大张旗鼓地宣传了流动党员的典型事迹,为流动党员树立了标杆,激励着广大流动党员为推动发展、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