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河北蔚县:打好“四张牌”构建“多业并举”发展新格局

2009-04-30 16:25:01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7.14”事件发生后,调整后的蔚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带领全县广大群众认真汲取教训,不等不靠,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宏观政策,牢牢抓住本地的比较优势,打破“一煤独大”靠拼资源获取经济增长的畸形发展模式,认真谋划和实施了支撑县域经济的四大产业,着力打好“四张牌”(能源基地牌、特色农业牌、文化生态牌、对接京津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积极构建“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是能源基地牌。蔚县煤炭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40亿吨,有“燕赵煤仓”之称。“7.14”事件后,全县彻底铲除了无序开采违法经营的小煤矿,积极与开滦集团、张矿集团等大公司协商,将县属煤矿及小煤矿进行整合,实行集团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整合后年煤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总投资47亿元的蔚县电厂一期2×66万KW工程已投资1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1亿元,最终火电装机规模达到300万KW。空中草原风电项目一期53KW机组已并网发电,今年计划投入12.3亿元,风电装机容量到2010年达到100万KW,远期目标为300万KW。积极推进产煤业向煤产业转变,总投资120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100万吨属世界领先技术的煤制液化石油气项目现已正式落户蔚县,即将开工建设,到2012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利用优质原煤600余万吨,可直接促进煤炭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传统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是特色农业牌。蔚县是中国仁用杏之乡,河北第一烤烟大县,国家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蔚县小米在明清时是全国四大贡米之一。全县紧紧抓住这一基础优势,围绕杏扁、烟叶、中药材、蔬菜、小杂粮、食用菌和蓄牧养殖七大产业,增强龙头,壮大基地,叫响品牌。计划投资7300万元,壮大产业化龙头,建设全国最大的杏扁研发、加工、经销中心,完善烟叶种植加工基础设施,发展蔬菜速冻加工项目,通过培强龙头,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扩大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和商品率。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种植,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产学研(蔚县)基地,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利用,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到100万亩。瞄准首都市场,实施品牌战略,除蔚州牌贡米、华蔚牌杏扁外,争取小杂粮、错季蔬菜等更多的农产品获得绿色标志认证并打入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行列,成为京津特色农产品输入基地。

  三是文化生态牌。蔚县文化底蕴深厚,是京西仅有的中心古城。毛主席曾说过“燕云十六州,蔚州是一个大州”。暖泉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蔚县剪纸和拜灯山、蔚县秧歌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境内的小五台山为河北第一峰。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文化立县、旅游活县”的发展思路,计划三年内投资5.5亿元,完善体现历史、民俗文化及适应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京西旅游、休闲、度假、怀古的首选之地——京西花园,精心打造“一条黄金线”(文化生态旅游线)、两日休闲游,观“三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地)、“四古”(古堡、古庙、古楼、古居)、赏“五朵金花”(窗花、砖花、打树花、杏花、雪绒花)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积极筹办“三节”(剪纸艺术节、小五台登山节、杏花节),谋划包装影视基地,发展山地人家游,形成“春观杏花林,夏登小五台,秋赏雪绒花,冬沐民俗风,一年四季游古城”的旅游特色,使文化生态的独特优势成为展现蔚县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通道,成为经济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是对接京津牌。蔚县区位优势明显,处在京津冀、晋冀蒙两个经济圈和环渤海都市圈结合地带,国道109线、112线和张石高速纵横交贯全境。依托交通和区位优势,县委、县政府积极争跑国家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三园互动”试点县,聘请五个规划单位,进行概念规划,规划建设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其中包括4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30平方公里的住宅园区,10平方公里的培训园区,三个园区分别包括10平方公里、7平方公里和3平方公里的涵养区。三区在承载各自主要功能的基础上,与京津等地经济园区联手开发,吸纳和承接产业转移,打造连接京津与晋、蒙的中转配送中心、陆上物流港,力促经济转型,拉动增长,实现互利共赢。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