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漠河县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四民”活动见成效
2009-04-30 16:40:2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漠河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地委确定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抓落实、促发展”的实践载体,按照县委提出的“强核心、转观念、解难题、保民生、争晋位”的要求,结合人事劳动部门的实际,开展了以“维民权、解民忧、顺民意、保民生”为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以下简称“四民”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重拳出击维民权。劳动监察大队多次深入县域内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新经济组织,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检查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劳动工资发放、劳动安全保护等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为农民工讨要打工钱。在学习调研期间,劳动监察大队已深入劳动用工单位走访175 次,巡视检查120余次,发放宣传单 2000余份,清理挂名缴纳保险职工150人,开展餐饮业持证上岗检查走访各类饭店65户。县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人数6817人,签订率100%,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人数1155人,签订率95%,超过规定的90%的目标,劳动监察大队为37位农民工讨要打工钱13 .6万余元,有效规范了劳动用工,遏制了劳动领域的不和谐因素,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良性的劳动关系,维护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拥有安全、环保的劳动环境的权利。
二、春风化雨解民忧。在学习调研过程中,县人事劳动部门了解到职工群众普遍忧虑的问题集中在退休费低、医保覆盖面窄、一次性安置职工要求按照特别繁重工种退休及病退等问题上。面对职工群众普遍忧虑的问题,县社保局积极落实党的退休政策,为3600名退休职工增加了工资,人均增资146元,目前,退休人员人均工资已达1000元以上。县医保局快速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仅用了10天时间既在城镇居民和学生中吸纳参保人员1100余人,确保在2-3年将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医保范畴,此项工作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事劳动局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积极协调一次性安置职工提出的希望按照特别繁重工种退休及病退的问题,力争争取政策尽快解决,并进行了安抚工作。
三、畅通渠道顺民意。县人事劳动局畅通沟通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和职工群众沟通,实现了顺民心、得民意。一是上下沟通。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和开通领导接待日活动,了解了职工群众的呼声和他们对人事劳动部门的期待,捕捉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县人事劳动部门以深入基层调研3次,并将每周一定为领导接待日,接待群众来访30余次;二是左右沟通。通过召开由社会各部门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社会相关部门对人事劳动部门的反应,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努力的方向;三是网上和媒体沟通。在网上公布热线电话和人事劳动部门办事流程,接受网民的监督,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各种简报报道工作重点,办事亮点,倾听媒体和网民的意见,力争将工作做到最优。
四、贴紧实际保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漠河县人事劳动局紧紧抓住就业这个关键环节,开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活动,以踏踏实实的工作让职工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一是宣传政策便民。通过电视通知、版报、电子大屏蔽滚动播出就业信息、再就业优惠政策、退休、一次性安置等群众普遍关心的政策规定,让职工群众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劳动政策和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二是开展创业培训利民。县劳动局根据富余职工及下岗职工的需求,开展富余职工培训和下岗职工创业培训,开办了出租车司机礼仪培训班和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班5次,培训人员418人,提高了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并为下岗职工从事旅游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提供资金和就业岗位惠民。年初以来,接待求职人员咨询53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224余个,组织招聘会8次,为金马集团推荐营服人员134余人,为森松木业推荐27人,为绅恒宾馆推荐技术人员14人,180多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441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51万元,发放小额贷款26笔,共计109万元。为那些再就业人员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一些下岗再就业人员在新的就业岗位上获得了新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重拳出击维民权。劳动监察大队多次深入县域内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新经济组织,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检查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劳动工资发放、劳动安全保护等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为农民工讨要打工钱。在学习调研期间,劳动监察大队已深入劳动用工单位走访175 次,巡视检查120余次,发放宣传单 2000余份,清理挂名缴纳保险职工150人,开展餐饮业持证上岗检查走访各类饭店65户。县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人数6817人,签订率100%,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人数1155人,签订率95%,超过规定的90%的目标,劳动监察大队为37位农民工讨要打工钱13 .6万余元,有效规范了劳动用工,遏制了劳动领域的不和谐因素,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良性的劳动关系,维护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拥有安全、环保的劳动环境的权利。
二、春风化雨解民忧。在学习调研过程中,县人事劳动部门了解到职工群众普遍忧虑的问题集中在退休费低、医保覆盖面窄、一次性安置职工要求按照特别繁重工种退休及病退等问题上。面对职工群众普遍忧虑的问题,县社保局积极落实党的退休政策,为3600名退休职工增加了工资,人均增资146元,目前,退休人员人均工资已达1000元以上。县医保局快速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仅用了10天时间既在城镇居民和学生中吸纳参保人员1100余人,确保在2-3年将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医保范畴,此项工作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事劳动局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积极协调一次性安置职工提出的希望按照特别繁重工种退休及病退的问题,力争争取政策尽快解决,并进行了安抚工作。
三、畅通渠道顺民意。县人事劳动局畅通沟通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和职工群众沟通,实现了顺民心、得民意。一是上下沟通。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和开通领导接待日活动,了解了职工群众的呼声和他们对人事劳动部门的期待,捕捉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县人事劳动部门以深入基层调研3次,并将每周一定为领导接待日,接待群众来访30余次;二是左右沟通。通过召开由社会各部门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社会相关部门对人事劳动部门的反应,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努力的方向;三是网上和媒体沟通。在网上公布热线电话和人事劳动部门办事流程,接受网民的监督,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各种简报报道工作重点,办事亮点,倾听媒体和网民的意见,力争将工作做到最优。
四、贴紧实际保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漠河县人事劳动局紧紧抓住就业这个关键环节,开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活动,以踏踏实实的工作让职工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一是宣传政策便民。通过电视通知、版报、电子大屏蔽滚动播出就业信息、再就业优惠政策、退休、一次性安置等群众普遍关心的政策规定,让职工群众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劳动政策和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二是开展创业培训利民。县劳动局根据富余职工及下岗职工的需求,开展富余职工培训和下岗职工创业培训,开办了出租车司机礼仪培训班和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班5次,培训人员418人,提高了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并为下岗职工从事旅游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提供资金和就业岗位惠民。年初以来,接待求职人员咨询53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224余个,组织招聘会8次,为金马集团推荐营服人员134余人,为森松木业推荐27人,为绅恒宾馆推荐技术人员14人,180多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441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51万元,发放小额贷款26笔,共计109万元。为那些再就业人员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一些下岗再就业人员在新的就业岗位上获得了新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