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县围绕“四条主线”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2009-04-30 16:34:29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滦平县从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从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利益问题入手,着力改善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增加农民收入。滦平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县上下一致认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在农业。为了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全县上下坚持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筹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2435.5万元,支持农民大力发展肉鸡、无抗猪、肉鸭、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围绕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张百湾千亩生态游、大屯千亩露地菜、巴克什营百万棒食用菌栽培等6个农业产业标准示范园区;县委、县政府突出政策导向,整合、打捆使用农口项目资金,采取直补、贴息、担保、奖励等多种方式,先后投入近2亿元对主导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大力推广产业基地建设。其中建设一个标准蔬菜大棚每延长米补助50元,建设标准化鸡鸭舍每栋补助5000元,开展规模化生猪养殖每一千头补助30000元。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建设标准蔬菜大棚3.2万亩,建造标准鸡鸭舍969栋, 2万头规模繁育场6个,养猪小区25个,农民直接参与投资达到10亿元以上,而由此带动农民就业达到6万人以上,每年直接给农民创收3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完成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同时,由科技部门牵头,农牧、林业、水务等农口单位作为承担单位,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了华都肉鸡、无抗猪、设施蔬菜等8个科技示范园区,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升级起到了带动作用。
二、围绕社会保障这条底线,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措施,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使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滦平县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保障问题出发,大力实施民心工程,通过建设3.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进一步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新增各类社会保险扩面2200人,启动女工生育保险工作;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农民缴费部分也由政府“埋单”,使农民参合率达到100%,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对全县2926户、7360名城镇低收入居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并按政策给予副食补贴;对2万名年人均收入低于1100元的农村居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确保2948户“五保户”得到有效供养,确保3007名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现役军人优待金按时发放。财政安排资金465万元对农村困难老党员、老干部给予生活补助;加快红旗、安纯沟门、火斗山三所五保供养中心建设,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残疾人服务中心和殡葬所进行维修改造;解决2086口人的温饱问题,实现1100口人稳定脱贫。
三、围绕人居环境这个根本,不断破解环保难题,为改善民生提供保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滦平县坚持发展与治理兼顾、疏导与防堵结合、增优与减劣并重,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全面促进污染减排。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实施工程减排,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续建、污水管网建设、供水工程及垃圾处理厂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保证饮用水源地安全;推进“矿山披绿”工程,确保排污企业持证率达到95%以上;争取资金300万元,完成潮河流域虎什哈、马营子等4个农村垃圾填埋场和窟窿山水库上游垃圾填埋场建设。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二十一世纪水资源”、京津风沙源治理、坝上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源建设等10项生态工程,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实施县城周边山体绿化工程,使全县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达到48.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支持中水回用、尾矿、废渣等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打造山水园林县城。依据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今年拟投资15.4亿元,实施14 项重点建设工程,确保县城建设实现大跨越。其中包括完成滨河绿化、亮化、音乐喷泉等附属工程建设,打造滨河靓丽景观带;结合零五鑫港小区开发建设,打通新开街;启动总投资2.3亿元、全长9.5公里的南环路建设工程;进一步维修改造南山公园,提高公园品位等建设工程,进一步美化生活环境,为进一步改善民生提供保障。
四、围绕科教文卫这项工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滦平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围绕县内主导产业,开展了科技大培训,计划培训农民10万人次,提高农民专业技术水平;政府安排6471万元完成了职教中心续建工程及进行学区建设,让所有没有考上大学的滦平青年享受职业教育;安排了4743万元让高中及职教中心滦平籍在校生享受包括在校住宿的免费教育;投资3120万元扩建长山峪中学并启动第八中学建设,同时对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改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500万元完善县医院综合楼配套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元着力抓好张百湾、虎什哈等5个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并对70个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年内县、乡、村所有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在县级医院继续实行25种常见病单病种限价收费制度,实行“一免三减”优惠政策;继续对城乡适龄儿童接种疫苗给予补助。全面落实各项计生惠民政策,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组织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并组织好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去年以来,共组织文化下乡19场,放映电影60场次,丰富城乡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成5个乡镇文化站、20个农村书屋建设;已为火斗山等6个乡镇的“新农村书屋”配送图书3000册;政府投入600多万元资金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普及和村村开通程控电话工程建设,使所有农民享受到了现代娱乐和信息联通的服务。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