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区立足区位优势 推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2009-05-07 15:43:42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连云港市连云区立足区位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调整优化传统种植业,以海洋产业、外向型农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打造“三个高效农业生态区”
逐步调整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重点打造“三个生态区”,即云山林果花卉苗木生态区、宿城田园风光旅游生态区和板桥现代农业观光生态区,开辟农业高效生产新途径。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淡化传统农业,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邀请农业科研院所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推行“一村一品”、“一地一业”战略,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优势农产品基地。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特色,大力整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名特优新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农业项目,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
实施“四大生态林业工程”
重点实施沿海防护林、城市生态绿化、湿地保护和森林旅游等四大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美化档次,有序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四旁植树和庭院经济,全力打造“绿色连云”,促进林业高效化发展,为东部城区跨越发展创建优越的生态环境。编制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并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完善相应的景点配套设施,加强云台山生态林的更新改造,尽快启动整体开发建设。完善景点配套设施,将森林资源、环境改造、湿地保护、乡村观光、生态旅游有机整合,倾力打造苏北农家旅游休闲第一区,将连云区打造成为浓荫掩映的山海之城、环保时尚的现代之城、让客人难以忘怀的生态之城。
打造“五大渔业产业基地”
积极应对港口、核电、海滨新城等重点工程建设用海的多重挤压,科学制定海域使用规划,重点打造“一个园区、四大基地”,即以万亩紫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积极引进推广新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加快建设浅海养殖、滩涂养殖、休闲渔业、海珍品养殖等四大渔业发展基地,促进海洋食品加工区、淡水规模养殖区、岸带休闲渔业区、浅海养殖高效示范区和海洋经济开发区等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海洋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全力推进投入1.2亿元的高公岛好旺角海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提升渔村渔民风情旅游品位,叫响渔村风情游品牌,打造“黄海渔民风情第一区”,带动全区特色服务业快速发展。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区渔业年产值达到7.8亿元,水产品年产量5.8万吨,从业人员增加到2万人,努力将连云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海洋产业基地。
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工程”
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农村集体资产,维护村民权益,调动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明晰、运行有效、监管到位;创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引导顺福等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探索成立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为农户扩大生产提供融资担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对外推广我区优势资源的同时,调动农户和农村集体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广泛吸引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张青松)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