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云南大理:打造“六园”社区 构建和谐家园

2009-05-07 15:28:48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西大街社区党总支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拓展活动方式,组织开展了“打造六园社区、共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时效性,突出实践特色,推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扎实开展。

  西大街社区地处下关西城区,辖区南至建设西路,北至洱河南路,东至新文街,西至二号桥,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区内居住着回、汉、白、彝、土族等兄弟民族,总户数3479户,总人口13233人。社区设有1个党总支6个支部,党员162人。居委会在职干部9人,居民小组12个。打造“六园”,即:打造全方位服务居民的“阳光家园”、救助和服务社区弱势群体的“爱心家园”、服务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康乐家园”、提高居民能力素质的“学习家园”、推动社区安定团结的“民族团结和谐家园”和教育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推进创建西大街民族团结示范街,全力打造和谐新社区。

  服务居民,打造“阳光家园”。社区原办公室属危房,办公设备落后,不方便群众办事,在上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共投资60万元,建成了190平方米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20平方米的社区警务室、党员电教室,并配备了党员活动的电教设备和学习资料,为社区办公和党员组织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积极开展社区阳光居务,引导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自觉接受居民监督,设立12个不锈钢宣传栏、1个居务公开栏、两块黑板报,对社区服务事项、财务和居务进行公示,做到为民服务阳光、透明,得到居民好评。社区“两委”在开展调研中,了解到社区5号大院由于居住着三家单位的住户,人员较复杂,很难统一管理,处于无人管理状况,导致院内环境卫生极差、下水道堵塞无人组织清理,公共设施年久失修、不能使用,严重影响了院内居民群众的生活。针对这一问题,社区居委会牵头已召集居民商议,协调筹建大院业主管理委员会,组织人员对院内的下水道堵塞进行彻底清理、对大院内的卫生环境进行大扫除,并积极筹措资金对院内的三间危房进行加固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切切实实为居民办了一件好事。

  关爱弱势,打造“爱心家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成立了社区服务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义务为民服务活动,帮助居民,特别是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群体,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有困难,找社区”成为居民的共识。对困难户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社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109户253人,合计发放低保金829321元。为16户困难户申请大病补助2万多元,节假日慰问下岗困难职工491人次发放生活补助金142500元;为灵活性就业人员420人办理了社保补贴,为零就业家庭26户解决了就业。为患重大疾病的邓世英、徐加茂、李关姬等社区居民争取到州、市、镇工会补助金6000元,并组织开展了爱心捐助。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帮贫助困活动,使社区居民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丰富文化,打造“康乐家园”。以“倡导文明新风,宣传科学发展,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投资4万多元,把原办公室(危房)改造成为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和健身室),购置健身器材及图书,成立书画、摄影协会,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文化学习休闲场所。组建社区文艺队,积极开展文艺汇演、全民健身、书画摄影展、义诊等健康有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受社区居民群众的喜爱。

  提升素质,打造“学习家园”。一是以图书室为依托,经常组织举办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科普宣传等文化活动,提升社区群众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居民道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坚持将居民教育放在文明创建的首位,通过社区文明分校,组织党员、干部、居民每月5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倡导“八荣八耻”,以社会公德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二十字”、“五五普法”学习教育。三是实地考察参观学。4月24日,社区党总支紧密结合当前推进“两保护两开发”,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居民145人,对海西白族民居的恢复保护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大家感受匪浅。通过打造“学习家园”,使社区居民群众的文明程度有了提高,形成了“处处是学习之所,人人是学习之人”的良好氛围。

  携手发展,打造“民族团结和谐家园”。针对社区回族较为集中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尊重保护回族习俗,积极开展西大街回族“民族团结示范街”创建工作。4月23日,在正阳时代广场开展了以“共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月”宣传示范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清真寺”活动,社区“两委”成员经常深入到清真寺进行走访座谈、通报情况、交流感情、解决问题,历届下关清真寺管委会成员带领广大回民同胞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多年来,社区各民族之间从未发生过因民族纠纷而引发的上访事件,实现了社区各民族和睦相处、共驻共建、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

  先锋示范,打造“温馨家园”。为使社区党员永葆先进性,发挥骨干作用,积极搭建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号召党员到社区承担服务项目,组织党员开展“爱心帮助”、建立党员责任区完善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开展“相聚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共建和谐文明社区”,开展争创党员“和谐家庭”活动。党员干部积极开展“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先后为社区13户14名学生申请办理了爱心助学款46000元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让党旗飘起来,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真正为居民群众提供零距离的亲情服务。党员队伍在社区大有作为,为群众树立了榜样,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和赞扬。(段友超 王正明)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