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扶贫攻坚见成效 人民群众得实惠
2009-05-07 15:12:48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疆尼勒克县围绕“扶贫攻坚见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目标,以4个贫困乡和40个扶贫重点村为主战场,从解决“差”、“少”、 “低”、“弱”这四个方面下功夫,积极推动贫困乡村的科学发展。
从解决乡村面貌“差”上下功夫。该县从解决贫困乡、村农牧民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获信息难上入手,下大力气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投入600万元资金解决31个县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的通路问题。其中,完成70公里通村油路,50公里通达工程;投入500万元建设科蒙乡、尼勒克镇、乌拉斯台乡克孜勒塔斯村饮水工程,解决4个村0.65万人、18万头牲畜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16万元对59个村级卫生室建设进行补助,完成全县108个村级卫生室建设;继续投入200万元实施 “村村通”大喇叭工程、县乡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程、乡镇广播电视阵地工程,全面完成 48个村通广播、通有线电视工作。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以“五清、五改、五有”为主的乡村环境整治,解决好贫困乡村房屋乱建,厕所乱搭,牲畜乱跑,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等突出问题。
从解决扶贫资金“少”上下功夫。加大扶贫资金监管,成立由纪检、审计、财政、农经等部门工作人员及项目受益方的农牧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管小组,对扶贫项目实行全程监管,确保扶贫资金不截留、不挪用,经济效益最大化;按照“政府主导扶贫、企业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党员结对扶贫”的思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实施县“42225彩虹计划”社会扶贫工程,4000名州、县、乡、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000户贫困户,200名社会扶贫志愿者帮扶200户贫困户,争取社会各界扶贫总资金总额年达到500万元,社会扶贫资金占到政府扶贫资金的30%以上。
从解决教育水平“低”上下功夫。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把全县98所中小学,合并成51所;针对农牧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使寄宿制学校达到14所,满足4000名农牧民子女寄宿就读需求;加大“民汉兼通”人才培育,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新建15个村级“双语”幼儿园,实现幼儿园村村有,学前“双语”授课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学段新开设“双语班” 300个,接受“双语”授课的学生达到4500人。严格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拿出200万元对全县1780名贫困寄宿生每生每月补助生活费100元;每生每学期补助交通费80元,减轻农牧民负担,提高农牧民送子女上寄宿制学校的积极性。
从解决农民技能“弱”上下功夫。依托县职业学校和20个扶贫培训基地,拿出150万元对贫困农牧民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受训贫困农牧民达1万人(次);引导贫困农牧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完成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培训6000人次,输出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1.3万人次;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技术人员包村、包户制度,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引进和推广;采取“基地十公司十贫困户”的模式,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培养种养殖大户1500人,完成6个标准化优质奶牛养殖小区、2个细毛羊养殖小区、2个孕马尿生产基地、2个5000头生猪养殖小区、1个10万只家禽养殖小区、2个牛羊育肥小区、5个蜂业园的建设。(杨凌强 付会英)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