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广东南雄“三调”齐弹奏响维稳“和谐曲”

2009-06-08 15:38:5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广东南雄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民间调解为基调,“三调”齐弹,谱写维稳“和谐曲”。

  司法调解:法理相融谱和谐

  “能调则调、多调少判”,该市司法机关以“便民、利民、为民”为三大着眼点,加大对民事商事调解力度,讲理与讲法并举,法理相融,实行立案调解、庭外调解和执行调解制度,实现“诉调工作”的“无缝对接”:立案前要调解,立足不上诉;开庭前要调解,立足当事人撤诉;判决前要调解,立足调解结案。

  今年3月,该市邓坊镇刘某、张某夫妇离婚因财产分割纠纷,上诉到该市法院。此案可谓一波三折,主审法官说理道情,费尽心思做调解,先后经历了立案前调解、开庭前调解、判决前调解,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3月26日判决前调解成功,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避免了夫妻对簿公堂。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该市法院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80宗,其中调解、撤诉结案235宗,调撤率达83.92%,同比提高20.7%。民商事审判工作呈现出调撤率提高、主动履行增多、上诉案件下降的良好形势。司法调解为当事人减轻了负担,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化解了涉诉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行政调解:干群相联唱和谐

  “非常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及时出面,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坪村民陈某来到全安镇综治办如是说。原来,今年4月25日,陈某因农田争水,与村民刘某发生纠纷,事后双方立即招集数十人,准备“大干一场”,眼看一场群体斗殴事件一触即发。镇综治办主任张拥军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带领干部火速赶到事发现场,适时制止了事态的恶性发展,并把双方事主带回镇里,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后,双方认识到了错误,互相致歉,和好如初,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

  该市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行政职能部门调解作用,成立镇、社区、村调解委员会,形成干群相联消除纠纷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单位和群体,做到工作重心下移,防范关口前移,切实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应访为开门接访,变坐听汇报为明察暗访,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解为事前防范,对社会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据悉,今年1至5月,群众上访案件明显减少,到该市信访局上访仅3宗,更无越级上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呈现一派和谐。

  民间调解:情理相通奏和谐

  该市首创“民间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该中心主任由当地有威望的农民企业家卢隆全领衔担任,调解员由农村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较高思想觉悟的老党员、老干部、致富带头人以及村中有威望的老同志组成。各行政村设立“懂事会”,“懂事会”下设若干调解小组。民间调解员主动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通说服劝解,达到“由懂事的人帮助教育不懂事的人”的目的。目前,该市已成立“懂事会”208个,民间调解小组2648个,民间调解员4017人。

  3月16日,该市主田镇上门村村民姚仁勇的孩子在村外玩耍时,被本村村民姚仁亮家的狗咬伤,由此引起纠纷。民间调解员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从中斡旋,既讲道理又说邻人关系,最后双方达成由姚仁亮赔偿200元医疗费,其他费用由姚仁勇自负,双方握手言和。

  据统计,今年1至5月,该中心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85起,其中有1起上访案件,成功率达100%。现如今,“有纠纷,找中心”成了该市群众的口头禅。(朱兆协)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