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新疆昌吉州开展残疾人工作侧记

2009-06-08 15:52:09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走进昌吉州的残疾人工作,处处洋溢着爱心,处处流淌着温情,一排排整齐的残疾人抗震安居房,一批批崭新的残疾人康复器材,一本本全面的残疾人服务档案……每个细节都像一缕阳光,照耀着一个个不曾遗忘的角落。

  昌吉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用爱心和责任尽心尽力地服务全州残疾人,把关爱送到最贫穷、最困难和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残疾人身边,温暖着千万名残疾人的心灵。

  【亮点一:康复服务人人享有】“残疾人最想恢复健康,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这是众多残疾人的心声。昌吉州紧紧围绕“助残康复”工程,不断强化资金投入,规范管理,最大限度为残疾人提供各类现代化综合服务,使全州每年接受康复训练和治疗的残疾人达上万名。

  自从昌吉市康复中心开放以来,黄老伯便成为了那里的常客,定期开展的手臂康复训练让他感受到了科技的强大力量和工作人员的无尽关心。从过去手臂弯曲都有难度到现在可在拎着菜篮子上下楼,黄老伯别提有多高兴了。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们逐步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的状态,只有他们赢得了健康,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

  政府不断的投入和扶持,现在昌吉州各县市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都和黄老伯一样,可以享受到了不同类型的康复服务。奇台县康复中心、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站和马王庙社区康复点,使545名白内障患者通过复明手术重见光明,1221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昌吉市利用残疾人康复中心和乡镇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组织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8781人,使3000多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阜康市依托“视觉第一中国”、“彭年光明”和“长江万里行”等活动,为181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3个康复训练点训练人次达7450次。

  【亮点二:民生幸福更有保障】“搬进新房子,我这后半辈子也就满足了。”家住吉木萨尔镇的残疾人王大妈激动地说。因为自己的腿有残疾,家里日常生活的开支和三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全靠老伴一个人担着,沉重外债让他们一家五口在那个不足六十平米的小平房里住了一年又一年。吉木萨尔县推行的残疾人建房补助政策帮助王大妈一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房里,全家人就像过年一样高兴。

  自昌吉市推行残疾人建房补助政策以来,各县市为深化和完善残疾人综合保障措施,立足实际出台不同程度的补助政策,推动全州残疾人生活保障向制度化、长效化发展。吉木萨尔县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标准,先后使275户残疾人住进新房。木垒县对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实行规费减免,为每户残疾人建房补助为7000—12000元不等。昌吉市连续为残疾人发放各类补贴312万余元,为4000余名残疾人办理免费乘车卡,节省开支达300余万元,并为残疾人行走铺设盲道60公里。阜康市还将农牧区一户多残、两老带一残等516名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各俱特色的帮扶形式,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全州成千上万名残疾人过上更有保障的幸福生活。

  【亮点三:社会帮扶不遗余力】针对残疾人“因病致贫”的人数越来越多的现状,昌吉州党委、政府不断探索,从完善“三助一免”措施入手,将帮扶与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结合,强势推进“医疗救助”工程的深入开展。奇台县重新修订《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方案》,投入50万元为3876名农牧区残疾人落实新型合作医疗补助;昌吉市投入15.9万元为1999名残疾人进行合作医疗保险补助;玛纳斯县为8名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减免医疗费20余万元,凡此种种,无不渗透着全州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过去那种残疾人得病住不起院、住不了院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

  同时,将帮扶机制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也是昌吉州在开展残疾人工作时的又一特色,为残疾人就业落实信贷资金、减免各类税费等形式让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奇台县为66名残疾人落实小额信贷资金30万元,减免税费35万元;昌吉市减免税费100余万元,为120户残疾人提供贷款56万元;阜康市为129名个体就业残疾人减免税费23万元,提供扶持资金86万元,实现相关部门对口帮扶524户678人。这些惠民举措,极大地鼓舞了他们奉献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亮点四:充分就业发挥光热】张峰现在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每月1000多元的固定收入,老婆每月也有近1000元,一家三口乐融融。张明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找工作碰了不少壁。去年6月,通过社区介绍,到一家福利企业当保安。最近,企业领导见他做事认真勤奋卖力,把他调到车间里上班了。

  张峰是昌吉州残疾人在新岗位就业的一个典型。自在全州范围内开展 “集中就业突破行动”、“分散就业推进行动”、“自主创业助推行动”活动以来,全州各县市通过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积极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开展计算机、电焊、摩托车修理、电器维修、盲人按摩专业培训等方式,推动助残就业取得实效。奇台县积极号召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安排残疾人就业174人,有偿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42人,安置公益岗位就业8人;阜康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安置450名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己成为全州经济发展大舞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抹最独特的色彩,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昌吉州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正沿着“点燃残疾人梦想,照亮残疾人幸福”的方向大踏步前行,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将会迎来它更加美好的春天。(李娟)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