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六大共识”让干群融入科学发展主战场
2009-06-08 15:42:01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江苏省新沂市紧扣“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进军苏北领先行列”主题,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阀门”,把形成科学发展共识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通过“三个四”的深入学习,“四走进四服务”的扎实调研,“四看四问”的广泛讨论,“反思自省、敢于亮剑”的深刻查摆,“民主公开,共谋发展大计”的民智汇聚,不断促进思想大解放,在转变思维方式、理清发展思路、紧锁目标任务、推动转型升级、创新机制体制、保障民生民计等六个方面形成科学发展共识,成为凝聚干群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源”。
在转变思维方式上形成共识,立科学发展之志。新沂怎样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迅速进入苏北第一方阵?这是全市干群要深入思考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能不能解答好这个课题,涉及奋斗的方向和工作的取向,是对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最现实的检验。对此,新沂市委继续深化“兴思想解放之风、走科学发展之路”大讨论活动成果,引导干部群众在“四看四问”中统一思想,在“比学赶超”中创新思维。针对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作风松”“容易满”“思想僵”“互相扯”“本领慌”等现象,按照“十破十立”的要求,引导党员干部以高目标定位来推动思维创新,坚决破除“坐而论道”思维、牢固确立实干意识,坚决破除“因循守旧”思维、牢固确立创新意识,坚决破除“不紧不慢”思维、牢固树立紧迫意识,坚决破除“囿于常规”思维、牢固确立精品意识,全面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在理清发展思路上形成共识,悟科学发展之道。新沂市通过引导党员干部深入调研,问计于群众、问策于专家,并进行认真分析,进一步理清科学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主旋律,突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谐发展、科学管理”的全新发展理念,以“三农富市、工业强市、城建靓市、三产旺市、品牌立市、文化兴市”为发展战略,以大力培育五大产业体系为重点,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味为重点,全面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以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为重点,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进程,强力打造实力新沂、生态新沂、魅力新沂、平安新沂、和谐新沂,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发展、跨越争先,争取早日实现“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发展目标。
在紧锁目标任务上形成共识,思科学发展之路。新沂市引导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动摇,始终坚持“五年任务四年完成、进军苏北领先行列”的发展任务不动摇,始终坚持“做好‘春华’‘秋实’文章、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工作要求不动摇,始终坚持“保增长、促发展、重民生、转作风”的工作重心不动摇。围绕“四个不动摇”,该市在工业上,科学确立了大力培育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型能源、纺织服装五大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农业上,科学确立了两花(花卉苗木、优质花生)、两水(生态水产、优质水稻)、一瓜菜(设施瓜菜)和畜禽规模养殖为主要内容的高效生态规模化、差异化发展模式;现代服务业上,科学确立了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带动商贸物流发展的新型模式,全力加快建设城北、沭东、城南、新戴运河和窑湾港五大物流集聚区,着力把新沂打造成为立足苏北、对接鲁南、面向全国、服务国际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载体上,科学确立了巩固提升优化新沂经济开发区、无锡—新沂工业园,全力建设新戴运河产业带的发展新举措。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新沂具体化,使之真正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工作,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基本共识、行动规范和前进指南。
在推动转型升级上形成共识,谋科学发展之计。新沂市针对“资源环境代价相对过高、发展急需转型升级”的最为突出问题,积极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算大帐、算总账、算长远帐,正确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从历史和现实查找原因,从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行“绿色”招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关键环节寻求对策,坚决摒弃其他地区“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成为全市干群的共识。
在创新机制体制上形成共识,寻科学发展之策。新沂市把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头戏,切实建立起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在产业发展机制上,该市围绕实施“三农富市、工业强市、城建靓市、三产旺市、品牌立市、文化兴市”六大战略,制定出台了《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关于进一步加快江苏新沂开发区和无锡—新沂工业园发展的意见》、《关于培育工业规模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新沂市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规定》等十大政策措施;在落实推进机制上,该市健全差别化绩效考核体系,对包挂市领导实行“一体化”考核、对机关部门实行“捆绑化”考核、对乡镇实行“特色化”考核,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面实施“五倒逼”机制,推进各项工作快节奏、高质量完成。在和谐保障机制上,该市重点加强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等五项制度建设。目前,这三类机制成为党员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行动准则,成为推动全民创业的“助推器”。
在保障民生民计上形成共识,求科学发展之效。新沂市委、市政府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要求,坚持每年实施10项重点民生工程,努力办好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确保人民群众能够长期得实惠。同时,还针对民生保障能力较弱、社会事业发展较滞后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社会服务机制,大力实施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部门解决、感情联络、纪律约束五措并举的信访稳定工作机制,促进解决信访案(事)件。民生保障机制有效架起了干群和谐的“连心桥”。
科学发展“六大共识”的形成,提振了新沂干群从容应对金融危机、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和谐”的信心,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目前,全市规模企业运行平稳,“2015”(20个项目,150亿投资)重特大项目加快推进,“春华” 集中开工5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进展明显,“5090”工程(50个城建项目,90亿投资)建设进度良好,“118工程”(对接国家产业振兴政策、10个产业、100个项目、800亿投资)项目库建设成效凸显。今年1-4月,全市共落实千万元以上项目242个,涉及投资总额296亿元;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172个,涉及投资总额181.4亿元,同比增长4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1.2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工业投资20.39亿元,同比增长22.3%;规模工业总产值57.33亿元,同比增长29.7%;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4.26亿元,同比增长21.4%;万元产值能耗为0.44吨标煤,同比减少17%;实现财政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76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290元,同比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1元,同比增长16.4%。(刘明建 卓雷)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