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昭苏“三一一”机制助推科学发展
2009-06-18 11:19:37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昭苏县着力健全“一户一人学一技、一户一人会双语、一户一人有良策”三项机制,进一步增强农牧民创业致富的本领,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本质。
健全“一户一人学一技”机制。围绕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 “一户一人学一技”的科技培训要求,县直机关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广大农牧民开办沼气池建设技术、温室蔬菜种植技术、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蔬菜育苗和栽培技术以及牲畜养殖技术等培训班6期,使农牧民掌握更扎实的牲畜养殖、蔬菜种植技术方法。县、乡两级妇联举办刺绣、缝纫、烹饪、计算机等培训班5期,共计培训400余人次。县科协牵头、组织培训中心和建设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昭苏镇吐格勒勤村为当地5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开办了为期一周的建筑技能培训班,建设局还组织培训其它类建筑技术工人567人次,抗震安居办培训农村工瓦匠1000多人次,发放书籍300余册。通过各类培训,使每户农牧民家庭至少有1人具备过硬的技术,为创收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一户一人会双语”机制。 针对县域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严格按照自治州和县委关于对基层干部进行“双语”培训要求的基础上,把农牧区群众也纳入“双语”培训的范围,实现农牧区干群沟通无障碍、农牧民外出务工交流无障碍。各乡镇制定了《干群“双语”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干群“双语”培训工作计划》,严格请销假制度,定期公布考勤记录。配套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干部群众“双语”培训工作,从党政办、基层办、两基办、学校等单位抽出具备较高“双语”能力的工作人员充实到 “双语”教师培训队伍。注重活化学习方式:推广干群“双语”夜校培训机制,鼓励个人自学;民、汉干部群众结对子互学;充分利用远教平台资源进行网上培训;选派汉族干部到村级任职(挂职),进行实地语言环境培训等形式进行。县委建立“双语”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党员干部培训成绩和评先选优挂钩,农牧民培训成绩和外出学习交流、推荐就业挂钩。
健全 “一户一人有良策”机制。县委要求各乡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的优越性,发挥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作用,为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牧民进行畜牧业、设施农业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以“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为契机,把县委和乡镇出台的有关发展的优惠政策送到农牧民家中。对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制订帮扶计划,帮助群众分析致贫原因,进一步理清致富思路,让每户农牧民家中至少有1个“明白人”,主动改善贫困。建立健全“三一一”机制以来,广大农牧民群众交口称赞:“不出门、不花钱,自家门口勤钻研;好技策,手中攥,科学致富把钱赚。”(宋伯航 昭科文)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