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浙江遂昌实施“三大工程”建设“微笑城市”

2009-06-30 15:58:52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遂昌县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以全面推进“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为总载体,不断优化旅游发展软环境,实施全民文化素质养成工程、百万游客满意创建工程和生态旅游发展惠民工程,举全力打响“微笑遂昌”品牌,以文明、友善、和谐的人文环境支撑跨越发展。

  实施全民文化素质养成工程,倡导热情的微笑

  实施以微笑服务为核心的文化素质养成工程,营造“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都是旅游形象”的社会氛围,倡导将情感融入服务,以关爱产生力量,用热情的微笑迎接宾客。

  1、打造“微笑乡村”。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微笑乡村”创建工作,号召村民摒弃陋习,弘扬淳朴民风。湖山乡率先开展了“微笑湖山、清洁湖山”主题活动,制作各类倡议书和宣传画4000余份逐户发放,引导农民养成“一个微笑,一句您好”的文明礼仪。在全乡百岁老人中开展“微笑之星”评选,在进乡路口以百岁老人和100名儿童笑脸为原形制作广告牌、笑脸墙进行乡村形象宣传。深入开展了百名志愿者无偿服务、百名干部进农村、百家农户创示范等系列活动,组织农家乐和景区从业人员开展“微笑湖山服务旅游”等主题恳谈。此外,大柘镇建立村干部文明礼仪夜学制度,在各村通过“流动影院”放映礼仪知识科教片。云峰镇为所辖各村图书室购置150余套文明礼仪相关书籍,供村民学习。

  2、创建“微笑城市”。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集中开展以社交礼仪、职业礼仪养成为主要内容的“微笑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县启动了为期六个月的“保护生态环境、树立文明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各级文明单位与26个“春泥计划”实施村结对共建。县城7大社区开展了“微笑社区树典范”的竞赛评比。各单位结合“企业服务年”开展“微笑窗口塑形象”等系列评比和爱心结对送温暖等亲民帮困活动。针对公务员普通话不标准的问题,对全县45周岁以下公务员进行普通话培训,三级甲等水平测试通过率达90%以上。在所有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做一个微笑的遂昌人”主题教育,县职业中专青年志愿者礼仪队还走街串户开展文明礼仪宣传。

  3、建设“微笑景区”。开展以“热情的微笑、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礼仪”为主题的“微笑景区”创建活动。各旅游景区深入实施《遂昌县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文明礼仪规范》等标准,开展公共文明示范区创建。各星级景区和宾馆坚持每天早晨组织员工进行微笑体验。加快提升导游队伍的服务能力,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从事兼职导游工作,按“实习导游全面通过省导培训,取证导游全面业务提升,高端导游全面强化训练”的要求对各类导游进行系统培训,一年来,共培训导游800余人次,全县现有276人取得省级以上导游资质,比2007年增加176%。此外,将全县农家乐、宾馆酒店从业人员纳入“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政府出资对其进行基本礼仪、职业技能等培训。

  实施百万游客满意创建工程,赢得满意的微笑

  通过极具人文关怀的服务让游客感动在遂昌,通过提升旅游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节庆活动,向游客提供独特、优质的旅游产品,使其满意在遂昌。

  1、旅游服务人性化。以“不让一位游客在遂昌受委屈”为原则,全力为游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在酒店、商场等地设立了300余个免费旅游宣传资料架,在县城广场、景区增设休息座椅,通景区道路交通标志、景区的应急电话及安全提示牌均实现全覆盖。开通了集旅游咨询服务和投诉受理为一体的8181555旅游热线,建立游客投诉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在管理中更加注重法情相济,如交警部门在高速出口设置温馨提醒栏,发放提醒单告知游客重点路段的路况及测速点;五一期间,一民警在执勤过程中与台州自驾游车主发生口角,县交警大队大队长知情后亲自致电道歉。此外,面向全省发放了价值1000万元的旅游惠民消费券,受到各地游客一致好评。今年1-5月,全县游客投诉量同比下降63%,游客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8%以上。

  2、旅游产品精品化。全县已成功培育出2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神龙谷景区创4A通过省初评。为向游客提供更高标准的旅游产品,实施了新一轮旅游品质提升工程。一是加快旅游配套服务能力建设。今年,全县3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一半为旅游配套项目,包括乌溪江大桥、通景区公路改建等5个旅游环线道路网建设项目,总投资14.96亿元;汤公园、湖山温泉度假村等6个景区新建扩建工程,总投资5.56亿元;以及投资4000万元的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二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产品从山水观光型向组合型、特色型的休闲旅游度假产品顺利过渡,投资10亿元的休闲度假旅游中心项目于今年顺利签约。三是实施环境整治等九大工程,今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工程。

  3、文化产品多元化。坚持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月月举办场场精彩”,向游客展示优秀的明代文化、好川文化、红色文化、黄金文化、竹炭文化和民间特色文化。今年上半年,举办了“汤显祖文化·劝农节”暨仙县遂昌游活动;各乡镇、村结合地方生态、文化资源和农家乐发展,举办了蔡源大柯全国首个乡村摄影文化节、新路湾三井问茶节、高坪高山杜鹃节、龙洋龙排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今年1-5月,全县累计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十余场,民间自发民俗活动近30场,5万多名游客参与其中。通过实现节庆文化常态化、传统文化产业化、群众文化职业化,游客亲身感受“金山”的古代文明,“林海”的生态环境,“仙县”的文化魅力,满足了多样化需求。

  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惠民工程,带来幸福的微笑

  通过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惠民工程,生态经济显现“磁场效应”,对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和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群众持续增收,百姓富在其中。

  1、生态农业效益明显。加快推进生态农业“一园五基地”建设,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推行“农户诚信联保机制”等先进管理机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经营机制创新,全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9户,同比增长2.8倍。政府出台《原生态农产品培育行动计划》,重点培育八大原生态农产品。茶叶、竹业两大农业主导产业今年1-5月总产值同比增长近10%;高山四季豆年产值突破亿元;湖山乡黄泥岭村每年近万只土鸡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两倍的价格被订购包销;“七山头”牌土猪肉每公斤比普通猪肉价格高4元但仍供不应求;妙高镇叶家殿村精心谋划做大“高”字文章,计划整理100亩农地建成高山农业观光园,开发“一日游”产品。

  2、乡村旅游形势喜人。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用于扶持农家乐发展,成立专业服务指导团对农家乐的规划设计、布局定位等进行指导,定期举办部门、乡镇、村主要领导及农家乐代表参加的“乡村休闲旅游”研讨班,建成全市首个农家乐协会和农家乐信息网。一系列培育扶持措施使农家乐发展呈现“井喷”态势。在为期十天的“浪漫之乡·高坪之旅”体验游活动期间,高坪乡农家乐接待游客1.2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万元,同比增长266%;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收均创历史新高。今年1-5月,全县新开张农家乐37家,总数达185家;全县农家乐接待游客17.16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户户均营业额近5万元。

  3、服务产业发展强劲。旅游业快速发展激发了交通运输、宾馆、餐饮等服务业的内在活力。政府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建立服务业工作协调会议制度,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部门主动服务,联合浙江林学院等大专院校举办数十场创业培训班,为返乡创业青年“把脉”创业项目。今年1-5月,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99户,注册资本972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7.14%、84.1%,其中餐饮、宾馆等服务业新增216家,同比增长140%;住宿餐饮实现零售额1.07亿元,同比增长36.2%。交通运输业得到长足发展,重点打造“绿谷巴士”客运精品线路,一年来,全县新增和更新中、高档客车160辆,客车等级率走在全市前列。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