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宣化区转变作风推进科学发展
2009-06-30 16:02:40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实际,解决当前面临的影响发展大局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是宣化区委书记何亚星在全区聚焦提炼问题会议上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宣化区委、区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形成的共识。该区把破除项目落地难、行政审批难、企业融资难、生产经营难等影响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试验田、加快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让领导干部沉下去,着力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该区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动机”,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核心之举。坚持一手抓服务,一手抓奖惩,推进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由32名区级领导实行分包项目责任制,深入到各个联系点。区党政主要领导班子带头投入近300多个工作日,对重点项目亲自谋划、亲自调度、亲自协调、亲赴一线,帮助解决23个问题,解决资金2.2亿元,形成了 “主要领导沉下去、所有干部动起来、广大群众感受到”的良好局面,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总投资29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8.6亿元,1#、2#主厂房框架完成了95%;总投资4.6亿元的冶金环保厂风电设备制造生产扩建项目,目前已完成5000万元,预计明年正式投产;总投资2.5亿元的啤酒厂技改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新增利税9000万元、利润5000万元。
将统一窗口建起来,着力解决行政审批难问题。“提领而顿,百毛皆顺”。4月25日,宣化区行政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这是该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突破“公章围城”的标志之举。该中心设有16个标准窗口,实行“一个门受理、一座楼办事、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模式,配备智能化网络系统,提供电子触摸屏查询、短信告知、网上预审等服务措施,对企业推进的项目要力求在“中心”完成受理、审批、颁证及协调事宜,做到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公章办结,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同时启动办公自动化和远程联动。目前进驻中心大厅办公的单位有12家,涉及进厅审批项目148项。
把金融部门请上来,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区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多次召开银企对接工作会,达成银企合作意向47项,资金52亿多元。先后成立了6个投资公司,注册资本总计达到6亿元。目前,已经融资5000万元,落实4.5亿元贷款。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继续扩大金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资本规模,资本金规模达到2200万元,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000万元;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目前已经组建成立了光大、盛源等5家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5亿多元。一季度宣化区民营经济单位个数达12177个;从业人员达6.3万人,同比增长14.7%;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31.8%;实缴税金1.5亿元,同比增长30.3%,占全区全部财政收入比重为53.4%。
让政府部门动起来,着力解决生产经营难问题。近年来,宣化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用地难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该区按照“统一政策、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在草帽山规划建设面积为8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经成立了北山装备机械工业园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推进此项工作。该区进一步完善创业辅导基地,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兼并、参股、租赁等多种形式扩大经营规模,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建立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对39家企业实行挂牌保护。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