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昌:百个产业党组织助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
2009-07-09 16:53:07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家上班工资不比外面少,而且还能安心照看老人孩子,这多亏了物流产业协会党小组的帮助啊!”7月3日,在广昌县永德物流公司上班的返乡农民李润宝领到了1500元的工资后,脸上堆满了笑容。这是该县物流产业党组织全力助推返乡农民工就业的缩影。目前,在广昌有百余个像这样的产业党组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为就业提供岗位,为创业传授技术、落实资金、联系销路,帮助全县万余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就业。
素有“中国白莲之乡”的广昌县,近年随着白莲、物流、香扇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出现跨地域生产、外向型发展的产业布局,建立了十多个产业协会,该县为应对这种局势,积极探索在产业协会上建立党组织的经验,根据“产业相近,地域不限”的原则,打破乡镇、村委会及村民小组的界限,结合产业布局,近年来建立起39个产业协会党支部,129个党小组,使农村党建工作与新产业组织同步发展,有力促进了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广昌县万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制约经济赶超发展的瓶颈。产业党组织审时度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以引领全县2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助推今年返乡农民工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广昌是中国物流第一县,目前拥有4万人在全国各地创办了4000多家物流公司。他们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忘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与县就业部门联手合唱“就业好戏”。县物流协会党委凭借自身网络全、信息灵、业务范围广的优势,在新年伊始便积极启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帮扶计划”,统一组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1个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1120名党员的先锋作用,共吸纳返乡农民工4000余人到本县和外地物流公司从事搬运、带货等工作。此外,还组织了两支“农民工就业帮扶”小分队分赴业务往来较集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拓宽沿海劳务市场,架好就业“桥梁”,及时收集和发布适合农民工创业、就业信息150多条。到目前为止,该产业协会党委已帮助输出返乡农民工1800多人到容声、汇源、娃哈哈等大型公司就业。
依托资源优势,产业协会党组织把发展规模种植养殖、特色农业等作为拓宽返乡农民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以“围着农民转,领着农民跑”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一条“以培训带就业,以帮扶促创业”的科学发展新路子。运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设“空中课堂”,采取农民“点菜”,能人“理厨”,组织“埋单”的形式推出“三农讲堂”,向农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发展特色农业的返乡农民进行“订单培训”,创业指导服务小组对农民创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跟踪式结对帮扶指导;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因没有太多的资金积累出现的创业融资难题,协会党员干部出面提供3——5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对从事规模种植养殖、发展特色农业的,通过产业协会党组织与金融部门协调,与银行联手打造贷款“绿色通道”;为使返乡农民真正产得好,卖得出,得实惠,产业党组织在产前就未雨绸缪,通过网络平台推介,产品销售小分队、产业经纪人实地联系订单销路等方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该县塘坊乡返乡农民唐凯标在外打工7年,返乡后了解到茶薪菇产业协会搞得红红火火,便果断决定在家创业。他的底气不仅来自今年国家对返乡农民创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还因为背后有“茶薪菇协会”这棵大树为他撑腰。目前,他种植的20万筒茶薪菇已获利21万余元,让他高兴不已。如今在成百上千的创业能人的带动下,农民工创业已形成了“抱团”发展创业之势,崛起于广昌城乡,活力迸射于广阔的市场。据了解,该县已有92家农村党员产业协会研究推广农业实用技术200多项,涵盖了畜禽养殖、特色种植等30多个门类,4600多名返乡农民工因此走上了创业就业之路。
与物流、茶薪菇等协会党组织同样倾力发挥作用的还有新兴产业党组织。甘竹镇香扇业是近年在扇业协会党支部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产业采取“协会+支部+农户”的形式,目前有220多家4000多人从事香扇加工,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协会党支部今年又吸纳了25名返乡农民入股创业,同时调整了用人机制,对只要有在家就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不挑不捡,运用培训基地实行免费培训,低门槛就业措施为890名返乡农民工成功实现就业。(谢仪梅)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