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县:“五个进村入户”诠释惠民实事
2009-07-09 16:46:53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灌南县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推行“党员在一线结对,干部在一线工作,形象在一线树立,经验在一线总结,成效在一线展现”的“一线工作法”,积极开展科学发展理念、创业技能培训、律师送法维权、干部帮困济贫、惠民实事项目等等“五个进村入户”主动题活动,“沉”下身子为民服务,一线走访调研解民难,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
科学发展理念进村入户。以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为契机,从全县78个单位和部门抽调100名党员干部组成科学发展理念、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18个工作组36个服务队,每个服务队由1名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具体负责,每人挂钩联系1个村,定期深入农村,走进农户,开展科学发展理念教育进村入户活动。同时采取普及科技宣传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推广农业技术、普及科教文卫知识和送戏进村、送医进村和送科学发展理念入户活动,指导和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发展难,转变观念,提振信心。同时抽调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进村挂职指导员,有计划地组织239村干部到浙江、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创业理念,培育创业精神,带动广大农民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本领。
创业就业培训进村入户。一是由县劳保局牵头,联合县劳动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乡镇劳务输出中心和县开发区、现化农业园区、临港产业区等组织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地就业。同时,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走进园区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成 人教育中心等教育资源,开展多领域、多专业、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每个乡镇建立1个培训基地,每个村建立1个培训点,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覆盖面,转移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二是由科技部门牵头,整合乡镇科技服务力量,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主要目的,通过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发放科技知识明白纸等形式送科技下乡。先后共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63期,播放科技录像35场,培训农民科技骨干9000余人。先后组织农业与科技服务中心、农机站、兽医站、广播站等科技服务部门,开展了“为农民架起金桥,科技致富奔小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以生猪养殖、设施栽培、花卉苗木、食用菌等“四大主导”产业作为培训题目,抽调农技、畜牧、农业、林木等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服务组,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搞好生产,并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培训,提高实效性。
律师送法维权进村入户。从关注民生问题破题,将法律服务网络向基层一线延伸,送法维权进农家。依托乡镇14个司法所和12个法律服务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村(居)法律援助联络员239名,并建立妇儿和青少年等合法权益法律援助保障中心和农村“留守人群”服务中心。凡是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人群”简化审核程序,快速指派律师代理,实行应援尽援,全程免费。同时根椐工作需要,组织律师与“农村留守人群”牵手结对,定期家访,及时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代查法律法律及有关政策等服务,切实维护“农村留守人群”的合法权益。至目前为止,该工作站先后开展“农村留守人群”培训80多期,受训8000多人次,接受法律咨询30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多宗,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干部帮困济贫进村入户。按照“工作措施进村、上下联动到户”和农民实际需求,以农户为对象,组织百名机关党员干部开展“1+X”结对农户宣讲中央政策,重点落实好农业税税费减免、粮食直补、取消“两工”等农村政策,把国家政策宣传到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实惠。按照和谐发展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构建覆盖农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由县民政局牵头,建立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社会救助工作。将农村困难群众分为五保户、特困家庭、因灾因病等导致生活临时困难家庭等三大类,明确了救助对象的确认办法、救助标准以及配套的优惠政策。坚持救济与互助相结合、结对服务与互助服务相结合,进一步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切实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
惠民实事项目进村入户。一是为民办实事项目进村入户。按照“三年规划,一年实施,二年完成”的要求,全县乡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完成1800户草危房改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和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标,同时采取大户领办等市场运作方式,加快农村改水进程,确保今年完成改水受益7万人目标,全县人人享有卫生饮用水目标。二是自来水通进村入户。针对某些村庄吃水难、吃水条件差的现状,把学习实践发展观教育活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自来水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自来水进村步伐,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吃水问题,实现户户通自来水目标,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三是综合信息传递进村入户。利用现有组织网络和电视广播、政府网站、公示栏、黑板报、宣传资料等多种渠道,及时收集发布致富项目信息、创业就业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技能培训信息等各类致富信息5000余条,通过信息引导,加快农民与市场的对接步伐。
通过开展“五个进村入户大行动”,机关驻点包村、党员干进把党的惠农政策直接落实到村里,把农业科技和生产资料直接应用到田间,把现代文明和市场信息直接传递到农民家中,先后培育学用科技示范户10000个和“政策明白人”10万人,新上致富项目300多个,帮助2.4万人脱贫致富,深受农民群众青睐。(祝家奎)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