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江苏仪征:科学定位促转型 科学发展谋跨越

2009-07-15 16:29:1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今年以来,该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围绕“扬州率先、苏中领先、全省争先”的目标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危中寻机,全力实现“弯道”加速、“弯道”超车。1-6月,全市实现GDP、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2.8亿元、408亿元、9327元、4805元,分别同比增长15%、16.2%、26.6%、15%和15.5%;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幅度,经济社会呈现了逆势上扬、全面跨越的良好势头。

  项目突破推动跨越发展。把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作为应对挑战、化为危机、加快发展的宝贵资源,紧密结合仪征实际,以项目为主抓手和突破口,抢上快上,奋力突破。一是千方百计“谋”。找准宏观政策和仪征主导产业的契合点,认真研究国家扩大内需资金的投入领域、投入动向、投入重点、投入要求,积极作为,趋利避害,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瞄准省、市提出的沿江产业带、宁镇扬经济板块的建设,拓宽工作思路,搞好项目对接。二是全力以赴“争”。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资金跟着项目走的特点,把争取上级支持和重视作为关键环节,根据仪征实际和上级政策的要求,积极包装和申报项目,使更多的点供指标和扶持资金落户仪征,月塘水库除险加固、防护林建设等一批民生、社会事业工程进入国家和省的笼子。三是锲而不舍“抢”。充分利用绿杨春早茶文化节和中国芍药节等节庆平台,瞄准“中字头”、“国字号”的大公司、大企业,坚定不移地“走出去”、“请进来”,着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高的产业链、“龙头型”项目。目前,总投资25亿元的上汽SUV100、总投资16亿元的国裕9万吨级造船、总投资12亿元的金陵船舶扩建、总投资10亿元的二十一世纪新能源装备制造、总投资10亿元的皮尔博格发动机缸盖、总投资6亿元的振通公司二期铝杆及异型材、总投资1亿美元的实友化工二期、总投资9800万美元的香港西盛公司循环经济等项目正加紧推进,将形成新的增长点。

  调整结构促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分析、研究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与仪征地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的联系,有效促进船舶制造、化纤纺织、机械加工、电光源等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规模扩张突出“大”。以国家产业振兴政策为导向,充分放大仪征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全力构筑千亿元级的石化产业集群,以及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现代物流等百亿产业集群。以“三重”和“双创”为抓手,大力实施“1253”工程,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形成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亿元级企业、5家50亿元以上企业、3家百亿元级企业的发展格局。产业调整突出“优”。围绕“结构调优、实力增强、质量提升”的要求,全力打造仪征的产业品牌。石化产业沿乙烯、丙烯、芳烃、氯碱等四大产业链方向,推动石化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全力推动上汽仪征扩大规模、扩张产能,力争到2012年形成以荣威、双龙SUV、伊斯坦纳等三大车系为主的整车格局,整车规模达到30万辆。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沿新材料、新电子、新能源、新光源等四新产业方向,特别是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和新光源为重点的新兴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方面,主动参与扬州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化基地的分工,积极发展太阳能应用项目,支持天保光伏等企业扩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加紧推进索朗太阳能、百家丽太阳能、锦绣光电单晶硅切片等一批项目,积极吸引高纯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项目落户,增强与扬州太阳能产业的配套能力。新光源方面,抢抓扬州被国家列入“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的机遇,以史福特光电、飞利浦照明等企业为骨干,加紧建设城市照明管理、玉晶光电等一批项目,重点发展LED照明灯具、显示屏等产品,全力打造国内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照明产品基地。船舶制造产业进一步加大整合、改造力度,加快船舶配套产业园建设,全力扶优育强金陵、国裕、舜天等10家万吨级以上龙头型造船企业。现代物流产业以赛克公司、江苏长江石化交易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石化、汽车、钢铁三大物流产业,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提升层次突出“新”。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积极推动南京大学扬州化工园区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试基地、玄武岩复合材料实验室等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科技成果转化,确保今年新增企业研发中心10家,企业年技改投入增速保持30%以上。

  载体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充分考虑长三角一体化和全省沿江开发纵深推进对全市带来的积极影响,积极放大仪征优越的区位条件,加速规划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加快城市和园区两大载体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在城市建设上。围绕建设生态型现代滨江工业城市的定位,每年推出新一轮城建十大类重点工程,加紧启动和推进包含滨江区域、城东两个区域的滨江新城建设,全面打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滨江风景线。在园区建设上。按照“五个一体化”的要求,继续加快扬州化工园区、市经济开发区、汽车工业园、枣林湾生态园等四大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集聚力。将进一步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思路,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洽谈合作,确保三大园区完成7.1亿元融资,力争三大园区3年内实现基础设施投资21亿元以上。

  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积极围绕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保民生、促民富的利好政策,狠抓贯彻落实,努力以民生促和谐。一是促进群众增收。广辟就业增收渠道,落实各项促进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推动全民创业,切实增加城乡群众收入,确保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300元、8080元,顺利达到小康要求。二是发展社会事业。认真落实“民生五有”要求,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不断扩大这些制度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三是维护平安和谐。深化“平安仪征”、“法治仪征”创建成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完善大调处机制,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包案制和市级领导大接访制,切实解决信访突出问题。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