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市:强抓作风建设 推动科学发展
2009-07-15 16:51:23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湖北荆州市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观活动为契机,围绕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目标,强抓作风建设,推动科学发展。
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了以“六个一”(召开一次动员部署会、开展一次学习对照检查、宣传一批先进典型、通报一批作风不实的典型案件、进行一次法纪教育、观看一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在《荆州日报》、荆州电视台开辟“树立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专栏,集中宣传一批作风优良的先进典型。开篇《镌刻在荆楚大地的忠诚——追记荆州市纪委原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栗红约》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行政处罚事项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共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27项,核减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40项。大力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已有72%的部门实行了审批职能归并。深化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与廉政“双合同”制度,对南水北调工程、四湖流域整治工程、荆监一级公路、荆州盐卡港二期工程实施效能监察,对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项目、汉宜、荆岳铁路建设项目、荆州开发区电子工业园等13个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派驻纪检监察员制度,有效防范工程建设中的腐败风险。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非税收入监管,大力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全面推行财政投资评审,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市级改革面达100%。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实行市直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两推直选、两推竞聘”制度,积极探索“二轮实名推荐干部”,扩大干部考察工作民主。深入开展党内监督工作。全面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管”制度,制定了《关于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基建和物资采购工作的暂行规定》。针对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拟将研究出台规范市直机关公务接待、精简会议文件、严禁公车私驾、加强市委党校学员管理、加快建设行政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创新招投标体制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和行政问责等九项相关制度。
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严惩违纪违规问题。一是规范党员干部因公临时出国出境行为。制定了《荆州市派遣因公临时出国(境)和邀请外国相关人员来访管理办法》,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因公临时出国出境的管理,规范党员干部出国出境行为。二是周密部署“小金库”治理工作。制定了《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对象展开了专项治理。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检查。市纪委监察、公安等部门,对公款大吃大喝、公车休闲钓鱼等问题进行了暗访调查。
明确工作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着重抓好七项工作:扎实开展党的农村政策、扩大内需政策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对照检查,纠正存在问题;开展惠农支农资金项目实施情况和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专项清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建立健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和民主监督机制;健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力求达到五项目标:农村基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的农村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落到实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健全;农村便民服务体系完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一个落实、两个加强、四个建立”的要求,即: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建立便民服务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民主监督体系和廉政文化体系。
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一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查办违反惠农政策、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着重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二是加快构建便民服务体系。加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点建设,从乡镇政府和部门站所中选派人员,集中办公。目前,全市共建便民服务中心570个,其中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4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513个。三是创新政风行风评议机制。建立了荆州市政风行风评议短信监督平台,从而使全市政风行风评议形成了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四位一体、整体联动的新机制。短信监督平台建立后,市民群众只要将咨询、投诉和评议的内容编成短信,发送至1065847202919。市纠风机构每天将短信内容逐条进行梳理汇总,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调查和回复,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