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兴城抓住五大着力点 打造过硬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2009-07-24 10:18:40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辽宁省兴城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初步形成岗位有目标、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前途、退岗有保障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着力抓选拔,配强村级党组织“主心骨”
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上,兴城市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把那些懂政策、有文化、有能力、公道正派、清政廉洁和能为群众办实事的优秀人才选进党支部书记队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更新选人用人观念,打破村、乡界限,积极探索异地交流和公开选拔村党支部成员方式,从一些人才较多的先进村、强村选拔素质好、有能力的党员到村党支部任职,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引进先进村的先进经验,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兴城市紧紧抓住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的机会,积极引导基层党委克服片面求稳、平衡照顾的思想,下大力调整村党支部班子,大胆选拔优秀人才进班子。在选人标准上,提出“双强”标准,即:自身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在选人对象上,提出“四个提倡”,即:提倡致富能人进班子;提倡农民企业家进班子;提倡有技术专长的人进班子;提倡年轻有朝气的复员军人和大学毕业生进班子。全市239个村完成了换届,其中有42名养殖、种植党员致富带头人走上了支部书记的岗位。在选人办法上,也提出“三个提倡”,即:提倡公推直选,提倡两推一选,提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通过换届选举中兴城市提出了高比例实现的“一肩挑”目标,有146个村实现了“一肩挑”,占总数的62%。
着力抓培训,提高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素质
兴城市在开展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工作中,坚持联系实际、注重实用、讲求实效的原则,以政治理论、适用知识和技术、党务工作知识为主要内容,比较好地坚持了村书记培训制度。通过到先进地区学习、领导帮带等形式,对提高村书记能力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兴城市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市里培训100名村书记、乡镇党委培训100名村书记、乡局级领导干部联系100名村书记、乡局党组织共同培养100名村书记后备干部。特别是在“市直部门领导干部帮带村党支部书记活动”中,每个村党支部书记都由一名市直部门领导干部负责帮带。在活动中提出了“五帮五带”要求,即:帮学习,带动村书记转变观念;帮路子,带动村书记谋经济发展;帮信息,带动村书记拓宽视野;帮项目,带动村书记联系项目争取资金;帮技术,带动村书记提高致富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狠抓落实,增强了村书记团结支部一班人克服困难的信心。为了增强村党书记的服务意思,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兴城市组织部始终把教育培训作为提高支部书记素质的战略性措施和根本途径来抓。换届以后,为了提高新一届支部书记国土资源法律知识,组织部联合国土资源局举办了兴城市农村基层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班,全市239名支部书记参加了培训。2009年2月全市20个乡镇各出一名支部书记代表,参加了葫芦岛举办的全市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各乡镇(街道)都开展了党员冬训活动,各举办了一期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29期。参加培训人员14035人。
着力抓保障,完善村党组织书记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在职支部书记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意思,照顾为农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退职老支部书记的日常生活,兴城市出台了响应措施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养老待遇。兴城市党委十分关心村书记生活,努力提高村书记的政治地位,制定并下发了《兴城市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细则》,解决了支部书记的后顾之忧。一是保证村书记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发放标准和发放办法按税费改革后的有关文件执行。受省以上表彰的,工资标准提高5%。二是实行村书记养老保险制度。村书记任职时间满3年以上,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的,可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由个人承担三分之一、村承担三分之二。保额由乡、镇、街道党委根据本乡、镇、街道和村经济的实际情况确定,但最高月领额不超过200元。保费每年缴纳一次,如落选或辞职后本人继续参加保险的,保费由个人承担。三是实行了离任后生活补贴制度。连续任职10年以上、年满60周岁以上、2006年3月26日后正常离任的村书记,可领取离任后生活补贴。离任后生活补贴标准每年1000元。连续任职10年以上,因工作需要离开村书记岗位,或因病不能正常工作,但年龄不足60周岁的,经乡、镇、街道党委审查,市委组织部批准,可从60周岁起发给生活补贴。离任后生活补贴由乡镇(街道)党委审查上报,组织部批准,市财政列支,年底一次性发放。到2008年年末,兴城市领取离任生活补贴的村党支部书记有23人,目前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
着力抓管理,督促村党组织书记发挥作用
在对支部书记的监督约束上,兴城市不断创新方法,积极探索新的约束机制。一是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年度考核。为了加强对村书记的民主监督,在《管理细则》中规定每年在乡、镇、街道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由组织部和乡镇(街道)党委组成考核组,按照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定期进行考核,适时进行动态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选用依据。通过一年的实践,对全市239名村党支部书记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效果比较明显,不仅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提高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思,同时也也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近来,扩大他们的知情权、民主权、监督权,既有利于增进干群之间的了解,又有利于村党支部书记正确形式自己的职责,促使村书记队伍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了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形成竞争、择优、劣汰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村党支部换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实行村党支部书记量化管理,在村干部队伍管理中求实创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依据《兴城市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细则》,强化了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并将管理范围拓展到全体村干部,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并重的原则,全面改进村干部考核管理机制,使村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着力抓储备,充实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
解决村党支部书记后继乏人的状态是当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建设的当务之急。兴城市一直注重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在优秀青年党员中选拔,特别是把那些有致富能力、已经成为致富带头人的优秀青年党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民主推荐、党员讨论、支部研究同意后,上报乡、镇、街道党委审定;依据村型大小,每村确定1-2名;后备干部由乡、镇、街道党委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同时注重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使后备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对确定的后备干部在村级组织或活动中安排一定的工作,给任务,压担子,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还安排到乡、镇、街道单位或乡镇企业中培养锻炼,使其尽快成长。结合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还将后备干部列入村干部培训范围。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乡、镇、街道党委和村党组织对后备干部现实表现进行定期考评。对表现不突出、没有培养潜质的,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对表现优秀且具备提拔任用条件的,将适时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目前,全市共有439名村级后备干部,村均1.8名。 (李爱华 李伟 蔡立生)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