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四川营山:打造“四大环境”建设“投资洼地”

2009-07-30 17:07:30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习实践活动中,营山县针对区位不优、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问题,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发展意识,着力打造“四大环境”,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筑造起资金汇聚的“洼地”。今年1至6月,全县招商引进项目18个,到位资金8.43亿元。

  打造功能完善的基础环境。达(县)——成(都)铁路复线营山段全面竣工,于7月6日正式通车运行。抢抓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机遇,争取到南(充)——梁(平)高速公路成功立项并过境营山,将于10月采取BOT(基础设施特许权)模式招标,建成后营山将融入成(都)渝(重庆)南(充)两小时经济圈。筹资1.1亿元,建成乡村油路315公里、乡村石板路19公里,改造4条柔性路面,提前实现乡乡通油路目标。投资5.6亿元对县城南北两河环境进行彻底治理,打造10公里休闲生态景观走廊,并并配套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等生态景观,再造生态之河、魅力之河。打造四条城市主干道生态绿化带,构建西月湖、走马岭、云雾山三大城市生态屏障,完善翠屏公园、宝珍花园两大“城市绿肺”功能,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全力打造8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完善园区功能,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

  打造服务优质的政务环境。投资200万元,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让项目进中心、人员进中心,实现一个中心对外。目前,中心有35个部门(单位)入驻,设立独立办事窗口35个、综合办事窗口1个,可受理205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同时,对全县的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了行政许可项目40个、非行政许可项目23个。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一门受理、内部运作、限时办结、统一收费”的工作模式,减化了行政审批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其中,规划设计选址、环评审查、施工许可证、土地使用证等办理时限,比过去平均缩短了5个工作日,投资项目审批比过去平均缩短了10个工作日。

  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创建“省级平安县”为目标,完善“大调解”机制,健全“大防控”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化“县委书记大接访”、“千名干部大下访”等活动,扎实抓好信访稳定工作,集中调处化解了原五四厂职工上访、出租车停运等各类信访矛盾和问题1503件次;集中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行为,成功破获多起大案、要案,一批严重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刑事发案总量持续平稳,群众的安全感和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依法打击干扰、阻碍、破坏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严禁“三乱”行为,严厉打击欺诈、仿冒、侵权、制假售假、垄断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打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广泛宣传经济发展领域中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努力为市场主体营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良好氛围。县委宣传部及时协调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对营山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面宣传报道。目前,已组织四次大型社会宣传活动,通过多家媒体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集中宣传报道营山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优越环境、项目建设等情况。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每周播放一期经济建设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群众创业发家致富。充分利用营山政府网及时准确详细刊播营山概况及发展信息,让世人更好了解营山、认识营山。通过大力宣传,营山县以优越的投资环境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100强之列。(王亮)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