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山东郯城:统筹城乡建设 打造宜居环境

2009-07-30 17:06:13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郯城县立足民生,本着“城乡发展一盘棋”的理念,统筹城乡建设,通过“大规划、大建设、大治理”,着力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精心打造群众宜居家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普遍欢迎。

  大规划,东城框架“展新貌”。针对老城区狭小拥挤、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充分利用城东丘陵地段,科学规划,大力实施主城“东扩”战略。按照“一年求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思路,优先铺设东城“路网”,以此筑就新区主框架。随着滨河路、汤郯路、郯胜路等27项城建交通重点工程的齐头推进,东城新区主框架现已基本形成。据规划,东城新区路网建成后,将和郯胜路、开发区兴郯路共同构成县城大外环,届时,主城区、新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将连为一体,整个城区面积将扩展到58平方公里。在抓好东城新区“路网”建设的同时,把新区内旧村搬迁改造作为同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新区内涉迁8个村庄的整体改造工程已动工实施。其中,第一期旧村改造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竣工,届时将有650户居民乔迁新居,彻底告别昔日“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先期过上文明舒适的“城里人”生活。

  大建设,老城旧貌“换新颜”。加大公共投资力度,集中实施火车站广场建设、老汽车站搬迁、“城中村”集中改造等30多项重点工程。把道路交通建设放在首位,在集中拓展改建郯西路、朝阳路、皇亭路等狭窄破旧老街道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将穿城区、贯县境,全长约59.3公里的205国道,全部改造为国家一级公路;将接城西、邻沂河,全长约57.9公里的沂河路如期建成通车,使之成为连接鲁南苏北的省际大通道。针对老城区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生活不便的实际,加大公共投资力度,集中改造水、电、暖、汽、通讯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切实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加快休闲广场、城区公园建设进度,大力实施“绿化”工程,使城区绿化面积增至88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城区“亮化”工程,新安路灯2606杆,彻底改变老城区夜晚道路昏暗不明状况。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现代居住小区建设,完成旧村改造和住宅小区开发共计90.8万平方米。通过对老城区的改造建设,目前该县老城面貌已是焕然一新。

  大治理,新农村建设“结硕果”。把乡村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着力加强乡村建设,彻底改变农村一贯“脏乱差”的环境。在实现农村村村通硬化路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户用沼气入万家、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农村沼气池总数达到4.15万个,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69万人,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6%,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入户率达到70%以上;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成94920平方米,明年底前将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大力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农村便民超市485家,新建农资超市303家,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购物环境。扎实开展鲁苏边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新建住宅面积38.3万平方米,整治改造街道21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经过综合治理,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其中,郯城镇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马头、重坊、新村三个乡镇也纷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该县也因此被评为“全省鲁苏边界综合整治先进县”。(朱文江 程真)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