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四川长宁:“三曲”同奏科学发展新篇章

2009-08-14 10:01:53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川省长宁县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紧扣县委、县政府确立“狠抓项目促跨越,转变作风重实干,改善民生构和谐”主题,突出抓好项目、民生、机制方面建设,谱写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项目引领县城经济的龙头,奏响科学发展“进行曲”

  科技创新,谱写发展的强劲“音符”。以造纸、玻璃制品、机械制造等32户规模工业企业为主体,完成技改项目11个,技改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1.86亿元,同比增长32.7%,完成利润4880万元,同比增长51.3%。选派种植、畜牧等34名科技特派员,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稻田托管、生猪标准化产业化开发等项目23个,推广新技术31项,引进新品种29个。创建龙头企业4个,带动农户规模发展216户,推动了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政策优惠,谱写发展的动人“旋律”。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每亩支持1—3万元的扶持资金。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给予税收返还比例优惠,建设期间的行政和服务收费减半。1-7月份,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47亿元,同比增长37.4%,项目建设实现生产总值24.1亿元,同比增长18.4%;突破瓶劲,谱写发展的快速“节拍”。投资6126万元建设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建成后可直通上海。加速宜泸渝高速公路和成贵铁路过长宁境内路段的建设。

  民生铸造德政工程的躯干,奏响科学发展“和谐曲”

  开展 “就业援助”、“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培训农村劳动力7482人,组织化输出5000人,实现劳务收入2.1亿元。发布就业信息8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发放小额贷款96.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204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825人;开展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共616人次,发放救助资金86.6万元。投入资金16万余元,建立定期为五保老人健康体检和服务的的医疗保障长效机制;投入2640万元新建县人民医院综合楼、5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30个村级卫生站。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力度,开展医疗补偿68795人次,补偿总费用1242.93万元;投入资金1650万元建廉租房300套和经济适用30套,将解决300户、1200余人的住房问题。完成农村特困群众倒房户和危房户住房重建35户。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1326口,完成新增总投入200万元的0.4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资金5000万元对长宁纸厂进行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新增环卫工人204人、垃圾清运车37辆、垃圾池(箱)259个、果皮箱510个、公厕13座,投入570万元改善乡镇基础设施,完成新造竹林5万余亩,城乡环境呈现“山清水秀,景美地净”新面貌。

  机制创新效能建设的元素,奏响科学发展“奋进曲”

  该县自上而下清理查找、开诚布公筛选确定、去粗存精,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不利于创业创新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文件和规定,及时予以废止。已废止不适应要求的文件制度24个。重点建立完善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人才集群建设、高效政务环境建设、推进竹业产业化、生态县建设等六个方面的机制。目前,共创新和完善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若干规定》、《实施行政首长问责制的暂行办法》、《重点项目工作责任制》、《农村五保户医疗保障长效机制》、《五个一维稳工作机制》等101个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体制机制。(刘 松 刘建平)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