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小记湖北巴东实施基层人才培养工程
2009-09-17 15:47:37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7月上旬,在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村柑橘基地,村书记兼柑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邬开斌正在组织机防队施药,进行柑橘大实蝇联防。邬开斌告诉记者,这是他参加今年全县举办的村书记(主任)培训班后深受启发,带领村民把柑橘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举措。
自2008年以来,巴东县大力实施基层人才培养工程,以举办村书记(主任)培训班、组建宣讲团、开展科技培训等形式提高基层干部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让人才强县的战略稳步推进。
搭台
实施产业兴县战略,人才是关键。巴东县辖12个乡镇,总人口48.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是个老、少、边、穷、库的山区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市)之一,属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县委县政府在确定“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后,把科技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想尽一切办法为人才成长工程搭台、引路,开启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门。
“我能够当选送子园村的村委会副主任,还得感谢党委政府提前给我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沿渡河镇送子园村的副主任姚崇喜参加完年初举办的村书记、主任培训班学习后,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今年37岁的姚崇喜原是巴东县大支坪镇人,在沿渡河经营三神有限公司,主要开发农村旅游和农副产品,主要产品来自送子园村。姚崇喜的公司越做越大,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沿渡河党委政府看在眼中,记在心头。2008年,全县村支两位换届工作中,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姚崇喜参加村干部竞选,最终高票当选为副主任。
参加完全县的村书记、主任培训班后,姚崇喜深受启发,为送子园村作了很好的远景规划:用五年时间把送子园村的荒山野岭变成生态旅游基地,同时开发原生态的百草药蜂蜜、神农香菊植物精油、绿色植物调味品,力争年收入过亿元。目前,送子园村2008—2013年的五年控制性规划评审已通过,三神公司开发的蜂密、调味品、植物精油等产品已逐渐进入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
在2008年村支两委换届中,联华茶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谭联华当选为溪丘湾村村主任,兼任村书记;百万富翁谭联学再次连任溪丘湾乡麦丰湾村主任、书记……据了解,当去年的村支两委换届中,全县491个村中绝大部分都是能人、富人当选村主职干部。
洗脑
“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要把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牢固树立‘自己不致富、不配当干部,不能带领富不是好干部’的思想,要有‘面貌不改我难安、群众不富我无颜’的责任感,有了这种意识,就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想尽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奋斗目标。”在今年年初举办的村书记、主任培训班上,县委书记李洪敏这样为村主职干部洗脑。
三年前,巴东县委组织部确定了“大规模培训村干部、大幅度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强宏观管理,积极拓宽村干部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机制,推进干部培训制度建设。每次村支两委换届后,都要组织新任村主职干部集中学习3至5天,讲解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开拓村干部的工作思路,为村级经济发展领航。中途,县委组织部还根据不同的时期和产业发展情况,举办不同的短训班,及时为村干部充电、为产业发展加油。
思路一变天地宽。东瀼口镇雷家坪村书记邬开斌以前认为,村级经济要发展就要抓产业,产业的数量和质量上去了,村民的日子就会好起来。在他的带领导下,雷家坪村的柑橘产业日渐名扬县内外,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实惠,但没有跨越性的发展。参加全县的培训后,他豁然开朗起来:发展一个产业,仅靠散户经营是不够的,要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去看问题,一个产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走集约经营的道路。目前,雷家坪村柑橘产业合作社的一些陈旧规章制度正在破除,一些新的发展思路正在被村民所接受。
在加强村干部素质提高的情况下,县委组织部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布局。两年来,全县被恩施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入学脱产班14人、函授班110人,为村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蜕变
仲夏的阳光照耀在挂满幼果的橘园里,一阵江风过,扑鼻的橘香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柑橘林中,一条条水泥小道交错其中,在林间可随意小憩、也可窃窃私语,彻底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累了,走出柑橘林,地道的农家乐大餐可随时满足胃的渴求。这便是正在建设中的巴东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雷家坪。
4年前,雷家坪还是一个远近有名的乱村,2004年被巴东县委列为后进支部。当地群众当时称村支两委叫“散班子”。村里穷,班子散,群众的心也寒。对于雷家坪村的巨变,村书记邬开斌兴奋地说,“我们村能有这样大的变化,关键还是我们村干部的思想通了,学会了为发展找出路。”
邬开斌告诉记者,他已在村里担任了十多年的村干部,参加过县委组织部的三次村干部培训班,每一次培训都给雷家坪村带来巨大变化。参加前两次培训后,邬开斌带领村民发展柑橘产业,实施品种改良,后来组建了柑橘产业合作社。今年参训后,他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他带领村民积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完善了柑橘专业合社的体制机制,鼓励村民在路边兴建“农家乐”,发展集游、玩、吃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很快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目前,该村柑橘和乡村旅游产业正蒸蒸日上,村民的人民纯收入也是逐年攀升。
雷家坪村的发展只是巴东县村级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通过培训学习,绝大部分村主职干部在发展思路上深受启发,为村级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蜕变效应,全县的桑蚕、高山蔬菜、银杏、药材、茶叶、小杂粮等产业已在千家万户扎根,并茁壮成长,带给群众的是一次又一次实惠。
同时,在全省2008年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巴东由2007年的69位上升到37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正是由村干部的思想转变而产生的一种蜕变效益。(中共巴东县委组织部 刘波)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