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山东郯城县杨集镇:“农家书屋”点亮农民新生活

2009-10-26 10:39:31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走进山东省郯城县杨集镇饮马庄农家书屋,整齐的书柜里陈列着科技种植、文体娱乐、农家致富、科学理财、卫生保健、农机家电维修各类书籍,来借书的农民李长明高兴的说:早就想搞养殖,现在有了不花钱的“老师”,信心更足了。据悉,杨集镇本着因村而宜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共建、资源共享,新建农家书屋12处,引领农民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查找资料,了解掌握科技、市场信息,增长才智,点亮农家新生活。

  科学发展助推书屋红火建设。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伊始,杨集镇确定了“科技进农家”、“十项增进农民福祉工程”等主题活动,把农家书屋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典型带动,全面推进。聘请上级设计部门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科学选址,以村级自筹一部分、镇政府投入一部分为辅和社会捐助一部分的“三个一部分”模式,筹集到位书屋建设资金,并成立了镇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调度“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科学服务保障书屋为民所用。按照“书屋怎么建、农民说了算”的思路,增强选书的针对性,同时在书屋装备了电脑、DVD,购置了科技光盘等,为农民群众学习娱乐、保健、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市场信息,了解党的惠农政策等提供了极大方便。镇上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20余万元资金,购置了8000余张农业科普光盘、1万余册文化科技书籍,在尹庄等村建起了“小康电子书屋”,配备了电脑、背投电视、DVD等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安装了宽带网,实现了“农家书屋”设施现代化、科普资料多样化、使用功能齐全化,满足了农民群众学科技、学文化、长知识的需求。

  高效管理带来村级文明新风。在建好农家书屋的同时,该镇更注重管好用好书屋,各村制定了图书借阅制度,添置了书橱、桌椅,每天定时开放农家书屋,在村民推荐的基础上,每个村还确定了专兼职管理员。现在每逢农闲时节或阴天下雨,村民的口头禅从“打个牌,喝一盅”变成了“看个书,长点见识”,更加和谐的村风在杨集镇悄然刮起。另外,知识还改变了村民的生活观念,庄稼汉越来越“爱美”了,各个村庄乱丢垃圾,牲畜满街跑的局面没有了,乡镇环境综合整治由被动活动变成了自觉行为。

  丰富形式深化书屋学习效果。在建设多功能“农家书屋”的同时,镇计生、农业协会遵循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联合镇远教办、文化、宣传等部门分期分批对农民群众进行了网络知识、文化科普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了他们学习利用现代教育设施的能力。该镇还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不定期组织村民开展读书用书知识竞赛,邀请书屋走出的致富能人谈“知识就是财富”等活动。并对利用农家书屋学到一技之长,用来发家致富的能人每年进行一次评比,让村民不仅读好书,还要用好书。

  目前了解到,郯城县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搭建农村党建、农村科技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全方位实施了送书下乡工程,共建成农家书屋151个,配置图书22类3万多册,电子音像制品1万多张。(郯学宣)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