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贵州思南大河坝:“三进三同三定期”架起干群“连心桥”

2009-11-02 15:26:3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自全县“三进三同三定期”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大河坝乡党员领导干部进村、进组、进农户,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针对性地了解社情民意,召集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进行座谈,针对村民提出的问题,积极谋划解决方案,并与村组干部一道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真正达到了“听民声、察民情、了民愿、解民忧”的目的,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进村入户喜联亲

  “罗书记,我家种了3亩良种油菜,良种补贴到哪儿领啊?”

  “王同志,我想补办个森林证,该咋个办法?

  大河坝乡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组织乡里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致富能手深入田间地头、村落院户,将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及农村实用文化科技及时送到老百姓手中,受益的广大农民群众交口称赞:“‘三进三同三定期’要啥送啥,号准了咱们的脉,像场及时雨,送到了咱们的心坎儿上”。

  该乡本着“面向群众、坚持实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活动原则,先后开展各类宣讲及培训20余场次,参与党员、群众11000多人,向农民群众发放了《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共9600多份;在继勋村槽土新建藏有图书1000余册的农家书屋1个,如今借阅农民已达200多人次;利用远程教育播放农业实用科技21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从9月份起在乡文化服务中心自办了大河坝乡新闻节目,收看户数1800多户,每周播放农业适用科技光碟片一次。

  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阴雨绵绵,都挡不住该乡“三进三同三定期”的脚步,它犹如春天的暖流,流过村落院舍、流入田间地头,流进千家万户……为农民兄弟送去了知识,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它架起了党和农民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密切了党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了党群一家亲。

  倾听民声议发展

  “我今年计划修建200M2的二楼一底砖房,利用3年时间生产菌就可以挣得房子所有的钱,不外出务工了,我计划长期搞下去”大河坝乡前锋村群众罗运强对村支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罗运强是大河坝乡前锋村罗家组人,几年来一直在外务工,去年因受国际金融风波的影响返乡回家,没有找到就业门路。前锋村支部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召开群众会,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谋划本村发展中来。罗运强听了村支部“搞好基础设施谋发展,发挥能人效应调结构,强化村民自治建新村”的发展思路后,与村支部成员就坪茹菌生产作了分析:我2003年前往湄谭县学习过坪菇菌生产技术,当年在家搞了2亩试验,有一点成效,搞一亩菌成本只需2000余元,产量就能达到4000来斤,按今年现有市场价3.5元/斤,产值就有14000多元,生产周期只需两个月时间,在县境内不愁销路,比做任何产业效果都好。经过与村支部共同商议,最后,由该村支部帮助罗运强借款20000元,用于自己发展3亩坪菇菌,还带领罗运明、王国付两户共同生产3亩。村支部书记罗彦学对他们说:只要你们有决心把坪菇菌生产好,做出典范,做大做强,你们的困难我们会想办法帮你们解决的。目前菌的长势较好,待1个月时间就会带来收益。

  活动中,该乡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与村组干部同议科学发展之计、与基层群众同商增收致富之策、与广大党员同办关注之事。自9月份以来召开村组干部讨论全乡经济发展和各村工作会19次,走访群众120多户,挂牌联系养殖大户9户;召开群众会35次讨论落实2010年烤烟面积,动员2010年各村种烟20亩以上的烤烟大户46户;明确了16个养护人员对全乡75公里通村通组公路的常年养护,维修通组通寨公路2条,动工新修、改造公路6条28公里;新安装变压器5台,解决了偏远地区3户以前未通电和202户电力不足的问题。做到群众的致富门路、当前困难、对本乡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三必问”,对贫困户、上访户、致富能人、老党员老干部“四必访”,真正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实实在在地架起干群“连心桥”。

  化解民忧促和谐

  10月19日,泥溪村村民文培新到乡政府反映:由于三角塘修公路桥,要中断交通3个多月,目前正是农村油菜仔、生猪、生活用煤和建设物资拉运的旺季,虽然在开工前贴出了告示,但仍然严重影响了的鹅溪、花园2个小村2000多人的生产生活,村民们要求修一条临时简易车道,找工程队协商未果,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值班领导根据反映,详细了解情况后,当即电话与县交通局主要领导进行联系,达成同意修一条临时便道的一致意见后,立即安排专人到现场办理,当天下午就将临时公路修通。解决了群众运输难、出行不方便的问题,受到群众好评。

  天山村是该乡最偏辟,条件很差的一个村,由于未农网改造,该村天坝、小湾坪两个村寨200多户用电电力不足,连电饭锅也煮不熟饭,更不说使用加工机器了。该乡乡长张翔到该村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后,专程到县供电局协调,解决30千伏变压器一台给天山村。解决了天坝、小湾坪两个村寨群众的用电苦恼。

  该乡党委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三个定期”(定期召开群众会议、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定期接访群众)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来抓,建立了领导干部信访包保责任制、领导干部工作去向牌及工作日志台帐,明确了领导班子为每天带班领导,村实行了场天集中办公,非场天轮流值班,群众重大事项现场办公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截止目前,共召开群众会55次,共排查矛盾纠纷22起,已处理18起,共接访群众72人次。(杨秀初)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