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宁梅硐镇:现代农业“占领”基层组织堡垒“制高点”
2009-11-02 15:22:44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川长宁县梅硐镇地处县境南端最高点,有竹石林—国家旅游2A级风景旅游区。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岩区生态优势,引领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党组织“科学决策”,土地流转异彩纷呈
镇党委引导农民走现代农业道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09年全镇流转土地9000余亩,(其中耕地6000余亩),成片集中种植烤烟3078亩,收入达600余万元,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有6户;发挥传统特色产品优势,引导规模经营,初步形成青山片区林畜、罗碾片区果蔬、梅硐片区畜禽为主的产业布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初具雏型。返乡党员刘章远承包土地种烤烟140亩,为该镇职业高级中学师生提供了学习实践基地。
特色品牌“开花结果”,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该镇注重品牌战略,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拟投资6000万元,整合神奇的竹石林景观和独特的苗家文化,打造蜀南竹海的外围景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加速旅游业的步伐。梅硐“山地乌骨鸡”、“高山腊肉”、“鲜笋”、“竹木器品”等一批竞争力强的原生态农副产品和“竹海花号”等苗家传统文化,与景区相映生辉,受到四面八方游客的青睐;其次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30余户,“北羔山”竹笋加工营销一条街初具规模,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大发展。
专合组织“传帮带扶”,现代农民日渐壮大
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培养现代农民。竹业协会、烤烟协会、蔬菜协会等各类专合组织应运而生,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统一农户的生产、经营、销售,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进程,提高了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水平。同时,协会大力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水稻大三围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果蔬、畜禽养殖、烤烟烘烤等新技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了马坪、高简等18个村1100余户村民的科学种养殖水平,有效地提高了“现代农民”的综合素质。
基础设施“层层夯实”,小康生活蒸蒸日上
主动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改良土壤条件,整治中低产田。新建大中型提灌站4座、整治水库和山平塘10口,蓄水池112口,灌溉渠堰58千米;新建村社道路187公里,不断完善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促进了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刘松)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