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山东郯城县郯城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

2009-11-25 15:46:52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围绕争创全国千强乡镇这一目标,继续强化县内率先、省市争先、国内创先“三先”意识,突出新农村建设、财源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旧村改造、民生工程六个重点,全力推进10项民生工程,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8.8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2.3%,同比增长16.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946.9 万元,同比增长52.28%以上,占全县乡镇财政总收入的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321 元,同比增长12.5 %。

  城镇建设大手笔。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共建美好家园,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年求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实施南外环东延、北外环东延、沭河滨河路、兴郯路北延、北大出口北延绿化和墨泉小区开发等重点城市建设和交通工程,共清理树木230万余棵,拆迁房屋30余户、120余间,迁移坟头1500余个。旧村改造工作深入开展。工作中,坚持“四优先改造”原则,即街道露头丑的优先改造、开发商热衷的优先改造、群众居住环境差的优先改造、村(街)班子过硬的优先改造。开发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村街集体和投资商合作开发或合资开发、村街集体开发和个人自行开发“四种形式”。今年,全镇有8个村(街)计划旧村改造,拆迁面积30万余平方米。目前,富民小区二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城里一街时代购物广场主体工程已完工,北关一、北关四等村(街)已拆迁3万余平方米,正在建设中。尚城嘉苑一期工程于3月份破土动工兴建,现已开盘销售,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富民路和建设路沙窝崖街路段三层沿街商品房正在建设中,年底可全部建设完成。东城新区的滨河花苑小区,规划建设2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22栋楼房正在建设中,9月底可竣工。残联杨楼片区已签订完合作开发协议,近期可开工建设。十里片区(205国道沿线)沿街改造工程正在启动,7月初可进入建设阶段。

  项目建设新突破。全镇协议利用外资5.9亿元,洽谈项目10个,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2000万元以上元的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1600 万元。江苏盐城旺盛化工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的旺恒科技化工项目已签订协议,目前正在建设中,10月底可建成投产。浩源装饰材料大世界,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台商周作华先生投资7000万元的鑫川钢材贸易有限公司项目,已签订协议,近期可开工建设,公司主要加工营销各类钢材、轻质板材、型材等,年销售额可达7亿元,税收可达1000万元。美国杰西潘尼投资800万美元与鲁蒙莎制衣有限公司合作的服装外贸加工出口项目正在立项中,近期可开工建设。江苏太仓豪门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与西关一街合作开发的建设路商业广场项目已签订协议,项目在立项中,近期可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的鲁南地板浸渍纸二期项目工程,正在积极洽谈中。新增自营出口创汇权企业2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0家,实现出口创汇130万美元。规模企业实现产值15.2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分别增长15.2%、17.3%。累计投入技改资金5100万元,新增省级名牌产品2个。新建、改建市场3处,新增个体工商户963个。完成工商各税收入近4000万元,同比增长26.9 %。

  农业生产喜丰收。自全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土地流转1027户、2326亩,新发展2处农业种植科技示范田,新增无公害农作物种植面积2700亩。推广应用5项农业新技术和6个农作物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100%,良法测土配套施肥达93%,科技工程入户率达100%。6月12日,全省小麦秸秆还田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会在富强村召开。荒山绿化260亩,新建林网12000亩,更新完善林网10000亩,发展杨树丰产林1700亩,四旁植树32万余株,新发展花卉160亩,新建县级绿化示范村2个。投入750余万元,狠抓万亩农业综合开发,修建防渗渠7000米,修建桥涵闸638座,整修田间道路48公里,清淤沟渠52000米,打机井103眼,建成管灌、喷灌2000亩,安装变压器3台,架设供电线路1600米。投入156万元,抓好团山小流域二期治理工程,安装风力提水机3台,建造天池1座,水库防渗加固180米、2600平方米,整改梯田2000亩。新发展环保养殖小区2个,新增养殖专业户26户,防疫密度达100%。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新建沼气示范村4个,建造“一池三改”沼气池138个。

  环境卫生换新颜。把205国道沿线、沂河滨河路、铁路、县乡道路等沿线村庄作为重点,加强领导,高点定位,加大投入。镇财政投入63万元,用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共拆除乱搭、乱建等违法建筑66处、面积10000余平方米;清理违法占地270宗、违法建设项目26个;清除三堆1500余处;清理各种乱写乱画乱挂广告牌、标语500余处;取缔公路沿线废旧物品收购点6处;治理维修站、加油站及其它商业门店前卫生死角100余处;规范沿街店铺、街道广告牌匾300余处;拆除废旧塑料加工厂、小淀粉厂等五小企业16处;粉刷墙体42000余平方米,书写标语500余幅。同时,调整充实村街环卫队伍,健全完善保洁长效机制,更新100个垃圾箱。全镇环境硬化、净化、亮化率达到90%以上,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社会环境更和谐。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技防投资60余万元,为四关派出所建立了防控平台,在鲁苏边界建了省际治安警务站,48个村(街)在主要路段安装了电子眼,37个村街安装了十户联防报警器,5000多户农民安装了“气死贼”等高科技防控设备。同时,114个村街村民参加了社会治安保险,保障了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深入开展了 “迎国庆、保全运”严打整治斗争,共破获各类案件1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2人,刑事拘留46人,治安拘留59人,劳动教养17人,打掉犯罪团伙7个,主动投案自首2人,缴获赃款赃物价值40500元。信访工作扎实有效。114个行政村(街)成立了群众工作室,切实把矛盾从源头化解。同时,坚持敏感时期重抓稳控、平常时期重在解决问题的方针,变上访为下访,与各村街签定了《集体资产处置责任书》,严格监管村委公章,对各村(街)宅基地划分、各类合同承包等经济活动,进行全程参与,对违反程序的经济活动早介入、早处理,切实将问题化解在初发阶段,从根本上减少信访现象的发生,控制了群体访、越级访的势头,“两访”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拆除石灰窑、小炼焦、废旧塑料加工厂8处,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执政能力上台阶。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党员队伍结构明显改进,建立了发展党员工作失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实行发展党员工作“五制”管理,共发展党员26名,其中农村20名,35岁以下党员20名,占76.9%,平均年龄35.6岁,妇女党员9名,农村致富能手1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6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工作中做到了扩大民主,严格程序,注重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阵地的作用,推动了农村整体工作上水平。农村工作日益规范化。制订出台了有关农村政策规定,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了农村干部行为,解决了“有章理事”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工作程序化、程序民主化、民主规范化、决策科学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建立健全了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严肃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党内警告 5名,撤销职务 1名,开除党籍 3名,促进了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

  各项事业共进步。投资200万元,新建1座初级中学综合办公楼,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4500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投资110万元的归义卫生院门诊楼和投资100万元的十里卫生院门诊楼正在建设中,新农合参保率达100%。计划生育合法生育率达到98.6%。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拆除废旧塑料加工厂、小淀粉厂等五小企业16处,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武装、妇联、团委、老龄、民政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新的进步,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二是重点突破旅游业。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搞好神舟古栗园、豹公墩、孝妇冢等景点规划修编,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开发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沂河路景观点建设步伐,同时加强旅游宣传推介,为旅游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按照高标准要求,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村街建设文化大院。投资120余万元,建设充实郯城镇综合文化站和龙泉、东风、王卸3个村级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同时,充分挖掘我镇文化产业内涵,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做出贡献。(郯学宣)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