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陆李园村:用“事”凝聚群众 用“心”构建和谐
2009-12-02 09:09:10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习实践活动中,湖北安陆市棠棣镇李园村党总支和全体党员干部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雄厚的优势,加大投入,用心从点滴小事做起,让人民群众普享改革成果,共沐盛世和谐。
以人为本,用心扶贫帮困解难
坚持以人为本,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村集体先后拿出50多万元帮助村民章文平、章正质、赵顺芳、董修兵等近50位困难户解决治病难的问题。拿出30万元帮助村民胡四国、罗秋梅、高大超等30个困难户建房,并争取政策为他们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帮助七位孤寡老人进了镇福利院;对30余户有儿(女)但家庭困难的老人养老问题,由村与其子女各负担一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对有能力的儿(女)不养老的10余户进行了说服教育。如一组八十多岁的董氏膝下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个个都富有,就是无人养她,她只好外出乞讨。村党总支书记李启明得知以后,专程去她三个儿子家,逐个进行批评教育,并在村民大会上点名批评,她的三个儿子认识了错误,作了检讨,并主动接回了老母亲,三个儿子轮流赡养。
倾情呵护,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李园村有798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其中夫妻双方长年在外的有46户,92名留守在家的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关爱、生活监护,部分儿童出现了心理抑郁、性格孤癖、思想散漫、行为偏激等身心疾病。为了使广大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村委会积极创造条件,投入16万元,依托村小学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从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对留守儿童予以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寝室、学习、阅览、娱乐、食堂等设施齐全。还购置了接送专车,配备了专业的生活指导老师、学习辅导老师和心理疏导老师,为留守儿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不再孤独无助。40余名留守儿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性格开朗了,身体健壮了,学习提高了,在外的家长也非常满意。
夯实基础,用心改善生活条件
李元村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200多万元,建成了10公里的通城、通镇、通组水泥公路,方便了村民出行。投资60万元,建成了日产300立方的自来水厂,让村民用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在中心街道配备垃圾箱50个,配有专人打扫街道卫生,做到全日保洁;安装路灯30余盞,亮化了街道,提升了人居环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合理利用资源,加大能源建设,建造沼气池180口,全村百余户村民用上了沼气,既环保又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投入160余万元建成了全市农村唯一一个污水处理项目,把工业污水、村民生活污水彻底处理。以创建省级生态村为契机,投入100万元发展生态绿化建设,搞好景观点绿化,公路绿化,房前屋后绿化,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2.1%。
加大投入,用心办好村级教育
着力办好基础教育。村集体投入30余万元新建了小学教学楼,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本村及周边村200余名小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着力抓好扶贫助学。对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村党总支积极动员支部党员干部、经理老板、知名人士、退休教师进行结对帮扶,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村党总支书记李启明同2名贫困生长年结成帮扶对子,每年拿出4000元资助他们,直到大学毕业。全村有42人参与到结对扶贫助学活动中,使广大贫困学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村党总支、村委会研究制定了《李元村对贫困户的照顾管理办法》,把扶贫助学形成了制度。着力搞好奖励劝学。为了鼓励孩子多读书,对考入大专院校的农民子女,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奖励。一般农户子女考上大学,村集体奖励500-1000元,是特困户的,除村干部带头捐款外,村里另外奖励5000元。在全村营造了读书有用、成才光荣的良好氛围。
统筹兼顾,用心发展文卫事业
为解决村民就医难、就医远的问题,村委会投入30万元,新建了村级卫生所,配备了医疗设备。同时,广泛宣传动员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10年参合率达到了95%。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发展村级文化事业,投入20万元,实现了村、组通有线电视,使村民能够更直接的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国内外大事、实事;投入30万元,实现了村宽带网覆盖;投入60万元为村民建设了占地15亩的休闲广场,配备了十多种健身器材,供村民休闲娱乐;投入20多万元建起了村民活动中心,供村民聚会聊天,下棋打牌,看书看报看电视。组织开展了多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村民演节目和开展自娱自乐活动,专门请城里的演出团体来为村民表演楚剧,组建了农民腰鼓队、篮球队,开展了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在此基础上,建造了1000平方米的文化科技培训中心,开展各种文化科技培训,使广大村民做知识型的新时期农民。(叶青洲 董仕洲)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