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沙头镇:有个“新闻窗” 心里“更亮堂”
2010-01-13 10:54:21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有了这个新闻橱窗,大伙儿心里更亮堂,农村的事还是咱做主,感觉真好。”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江苏邗江区沙头镇在每个村的便民服务中心门前,都设立了一个特殊的新闻橱窗,橱窗里记载了农民的“喜好疑难”四件事,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
“喜好疑难报道”成当地村民关心事
在潮头村的新闻橱窗前,在铝合金做的玻璃橱窗里,张贴了红绿黄蓝四张不同颜色的纸,分别写着“喜好疑难”四件事。“喜事”,说的是2009年征兵中,潮头村有两个青年光荣入伍;“好事”,说的是村里的环境整治得到了省验收专家组的好评;“疑事”,是说明合作医疗个人缴费将不再由村干部上门收取,改由村民自己将保费存入信用社的账户;“难事”,讲的是村里的霍桥大道最近封闭施工,请村民克服暂时的不便。虽然全是琐事,但件件说的都是村里的“新闻”。潮头村负责人说,村里现有村民903户3000多人。以前,村里要商量个事动静可大了,先用广播喊,再用电话打,村干部的很多精力就这样被消耗掉了。在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上,该村负责人手捧《扬州日报》和大家一起学习时受到启发,“市里有重要会议,经过日报一刊登,最基层的村很快就掌握了。我们村为什么不能搞一个类似的‘新闻日报’呢?”
为村里事出钱出力,看得清楚出得明白
想到就干,几天后,潮头村新闻橱窗亮相村头。潮头村的新闻橱窗就靠近村里的健身广场,村民说,每天傍晚,来广场散心的时候都习惯到这里看看。村里有什么大决策,哪家有什么小难事,大家边看边议,需要出钱出力的地方,大家看得清楚出得明白。前不久,橱窗里登了本村一个孩子上初中交不起学费的事情,在镇上投资的私营业主顾立其路过村头时,看到很多村民围着橱窗纷纷摇头叹息,于是停车走到橱窗前看个究竟,一眼便看到了用绿色纸写着的“难事”。他转身来到村部,说明来意并拿出1000元,请村委会转交给孩子作为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这样的事不是个例。一个月前村里要建一条同组道路,还差20万元建设资金,村干部在新闻橱窗里登出“难事”,没几天,扬力集团老总林国富打来电话:“你们抓紧开工吧,差的20万元我们给了。”如今,这条路已建成通车。
新闻橱窗收奇效,如今变成“和谐橱窗”
“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要办的事情很多,过去也许还难,现在不了,写个建议上橱窗,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为了集思广益找“新闻线索”,村里最近给村民们发放了征集意见表,让村民们从身边的小事入手,随时关注各种喜事、好事、疑事和难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自从有了新闻橱窗,村里许多事情办起来更容易得到村民支持,干群、邻里之间信息沟通也更顺了。潮头村的新闻橱窗,如今仿佛变成了和谐之窗。这样的“奇效”经过口口相传,很快吸引了沙头镇其他村管理者的眼光,大家纷纷赶来取经。沙头镇宣传科的同志说,现在全镇所有的村都已经建成了新闻橱窗。据了解,邗江区文明办也已经把新闻橱窗立为今年开展“文明新风镇村行”的重要示范成果,并以“和谐橱窗”的名称向全区推介推广。(邗江学习实践办)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