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云南宾川石岩村:科学发展添活力 党旗引领靓新村

2010-01-20 16:00:1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石岩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东北部,距县城53公里,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公里。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41户1776 人。全村设有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有党员107人。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中,石岩村着力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群众要脱贫 关键看支部

  石岩村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搞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思路,扎实推进以村党支部、团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一是抓调整,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年初调整党支部书记2人,村民小组长3人,调整后的班子结构更加合理,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增强。二是抓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农村党员培训,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27场2400人次,使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同时,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发展党员4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2人。三是抓规范,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党建工作和村级事务管理制度,修订了《村规民约》,制作了村务公开栏,制定了《石岩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职责》、《农村书屋管理制度》等,促进了村级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四是抓典型,加强示范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党员、共青团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大湾厂定为“党组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外村定为“共青团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将建设质量好、进度快的村组所在干部、党员、农户列为“新农村示范户”,做到村有示范组、组有示范户。

  要想富得快 党员干部带

  石岩村的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村组班子,村党总支书记杨爱兵是平川镇第一个民选的村主任,他首先把4名致富能人吸收为党员,并要求每个党员学会1-2门实用技术,带头发家致富,给群众做好示范。“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给群众看”,在他的号召下,全村党员和村干部率先垂范,江外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毕连片种植烤烟10余亩,成了村里烤烟种植大户;红房子小组长李德铭建了大棚种蔬菜,成了村里学科技、用科技的示范户;大湾厂老党员陶敏文在山地种植核桃、梨等经济林果上百亩,成了村里经济林果示范户;女党员也不甘示弱,杨文昭办起了养鸡场、何永丽成了养猪示范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党员干部发家致富后,全村群众纷纷效仿,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2009年,石岩村抢抓节令种植烤烟1000余亩、冬早蔬菜200余亩,新植核桃500余亩、夏雪梨400余亩,培植养猪、养鸡、养羊示范户4户。

  能人带头干 群众跟着上

  石岩村能够从省级贫困村一举成为州、县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得益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发家致富的明白人,得益于该村里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我先学,我先干,我先富,看我的”,这是村总支书记杨爱兵对全村群众常说的一句话。长期以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赢得了群众的尊重,也赢得了该村今天的发展变化。粉刷房屋、美化庭院、建节柴灶、装太阳能等到户的“八有”项目,他先落实,率先成为示范户。在他的感染下,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杨文龙在硬化村内道路时免费提供他家的机械设备,客运公司经理蒋国祥主动捐款给村民小组修路,砂石厂老板赵鼎对村内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所用的砂石料给予优惠。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力,村干部更多的是欣慰和自信,欣慰的是带头的能人越来越多,自信的是发展机遇催他们更加奋进。通过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强了村“两委”干部的战斗力,也凝聚了全村群众的向心力。在努力改善村内硬件设施的同时,群众还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个村民小组成立了花灯队,创作节目16个,在镇、村演出7场次,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乡风文明建设;江外村新建的“农村书屋”涉及农村政策法规、实用科技与技能培训、农村卫生与医疗保健、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与民风民俗等1000多本书籍,书屋向群众天天开放,成了群众致富的“加油站”,群众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2009年江外村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一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群众建设热情空前高涨,截止目前,群众自筹资金8万余元,备砂石料等物资20000多方,投工投劳56000多个,改造和硬化村内道路8312米,完成400余户新建和原住房为土墙房、土基房的墙体石灰粉刷,新建沼气池100多口、节柴灶350口、太阳能热水器300余套,新建卫生厕250多个,安装太阳能路灯80多盏,充分发挥了建设资金“药引子”作用,收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效果。(张文权)
责任编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