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董家沟街道:走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随着英特尔、三菱叉车、康师傅矿泉水、大众变速箱等重大项目的相继进入和陆续开工,特别是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开发建设,辽宁大连董家沟已经成为开发区乃至大连市发展建设的中心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董家沟街道党工委提出了党建工作“五个同步”新目标,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招商引资、重点工作、科学发展、社会稳定统一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出“四招” 促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目前,董家沟街道正进入大面积、大范围的集中动迁阶段。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适应新形势,主动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在旧有经济格局完全被打破、原有税收来源基本枯竭的情况下,确立了“招、建、留、服”四招工作新思路,使街道经济得到稳定、快速地发展。
“招”:党工委、办事处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生命线”的思想,建立起全员招商、广泛招商的工作机制。去年招商中外企业共25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10家。除了总投资达3亿元人民币的阿欧柯(大连)有限公司、总投资达2亿元人民币的大连骅尔重工有限公司等多个大项目外,另有大连华博电力有限公司、洁能重工等也将于今年春天开工建设。
“建”:抓住“一湾三园”(即小窑湾、中心工业园、IT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园)带来的辐射效应,确定了“搭建载体、筑巢引凤”的思路,以标准厂房为依托,建成具有配套功能和规模经营的工业园区,打造大项目产业链配套基地。现已建成卧龙工业园、树源科技产业配套园两大街级园区。卧龙工业园是董家沟街道第一个工业园区,作为街道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招商工作的新载体,其在招商的数量、质量和技术含量上,都实现了新突破。街道采取边建设边招商的创新发展之路,以缩短投资建设与产出效益的衔接周期。现已有32户企业签约入驻,可解决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目前,卧龙标准厂房二期已开工建设;大树工业园、英歌石工业园两个村级工业园,现在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留”:整个街道动迁企业达180余家。为了让企业顺利迁走并留住税源,街道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建立了开发区首家“回迁企业安置园”。筛选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符合开发区发展规划的动迁企业入园。现已确定回迁企业10余家,相当于留住了两个多亿元的资产和每年3000余万元的税收。
“服”:街道上下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上,“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服务员”,不断强化为企业服务的各项功能。坚持实行“代办制”,对企业的事儿敢于大包大揽,全程全套代办。对于想入驻的企业,街道帮助寻找渠道,以优异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客商的信赖,出现了客商带客商、客商招客商的良好势头。
截至目前,全街道实际利用外资540万美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内资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企业总产值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短短几年时间,街道主要经济指标以高于40%的增幅递增,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增长,税收收入从几年前的几百万元到今年的近9000万元,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都呈几何倍数增长,相当于“再造了两个董家沟”!
大动迁 确保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动迁史上的“董家沟速度”
四年中,董家沟街道共动迁了7个自然屯的7300多户居民、180多家企业,为开发区腾出30平方公里的项目预留地,为大连市、开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用地。
大动迁,一方面牵涉到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大局,另一方面又关系到动迁农民的切身利益。发展的大局要服从好,动迁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要维护好。为把动迁政策宣传到户,街道主要领导和各村支书、村主任走家串户,面对面答疑解惑,听取百姓心声,尽心尽力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为解决个别疑难问题和历史遗留难题,一户居民家,他们跑了26次;一家企业,先后去了30余次。
正由于动迁工作得到百姓、企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因而无论是居民动迁、企业动迁还是海域清理,都得以顺利、快速推进,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董家沟速度”。
“衣食住行无忧”促全局发展
针对大动迁中利益关系调整所带来的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做到“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始终突出“为民”原则,采取“惠民”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先后建设了福泉小区、卧龙小区41万平方米动迁房,5000多户居民搬迁上楼,使动迁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兴建回迁小区停车场和健身场所,配备文体活动器材,并对动迁小区进行了绿化、亮化、净化与美化工程;重新拓建了董姜路,开工建设了董家沟集贸市场等民生工程;为解决失地失海居民的就业问题,街道广辟就业渠道,开发用工信息,帮助居民实现就业;同时在动迁居民子女就学、饮水、供暖等各方面,让动迁居民更多地享受大开发、大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成果。
街道连续四年被评为“大连市平安稳定街道”,就是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抓动迁、强经济、保稳定、惠民生的最好褒奖。
力促街道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使董家沟街道党工委一班人认识和体会到:抓党建本身就是抓经济,抓好党建就是抓好科学发展。因而,无论是经济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惠民富民、社会稳定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归纳到一点,都是抓好党建的必然结果。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街道党工委提出了党建工作“七个一”目标:即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批好干部、带出一班好队伍、扶持一批好企业、带动一地好发展、造福一方好民生、积累一份好家底。街道将各项任务指标分解下发到机关各部门和各村及社区,定时限、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从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到各部门人员,从机关到基层,人人肩上有担子,各个身上有责任。形成了从年初到岁尾,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全力以赴抓项目,千方百计保增长,步调一致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今的董家沟街道,动迁任务依然繁重,难点问题仍然突出,工作难度依旧很大。但是,他们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队伍,一切艰难险阻都可以战胜。(刘军 杨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