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辽宁兴城三道沟乡:科技果引路 实现多元产业发展

2010-02-03 08:26:55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这苹果可是专家推介的‘科技果’,不但个大、果形好,着色还均匀,怎能不值钱? ”今年辽宁兴城市三道沟乡的张继光种植的“SOD”苹果又丰收了,而且价格比普通富士翻了一倍还多,老张彻底服了“SOD”功能型苹果。在兴城三道沟乡,受益于这种“科技果”的农民不在少数。而这,只是乡里多点开花的富民举措之一。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兴城三道沟乡充分发掘自然优势,制定了“稳果、兴林、抓菜、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使全乡的各项经济指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省级贫困乡闯出了致富新路。

  山区乡镇三道沟乡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早年,这里的老百姓多半依靠果树为生,全乡11个行政村,完全从事果业生产的就有7个,当地年产梨果1万多吨。但即便果农掌握了剪枝、间果等实用技术,侍弄好的果园亩产达到1万斤,不断增加的产量却没能给果农带来高收入,果品质量低成为羁绊三道沟乡果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就在大家犯愁的时候,葫芦岛市老科协专家服务团帮果农引进了“SOD”功能型苹果种植项目。 “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英文缩写,对苹果树生长过程进行微生态处理,出产的营养果能清除人体内过量的氧自由基,是一种新型功能型营养果。怀着尝试的心理,2007年三道沟果农在 200多亩果园实行了“SOD”技术。他们按专家的指导对苹果实行果实套袋,并一律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农药,同时用输液法向树干注射SOD营养液。花落果熟后,果农见到了令他们兴奋的场景,不仅“科技苹果”果形正、着色好,而且老早就有客商找到这里下订单。苹果还在树上就预售一空,而且卖的是高价钱,尝到甜头的三道沟果农都非常看好这项新技术,纷纷尝试应用。如今乡里已经建成3个总面积达500亩的果业生产基地,并成立三道沟乡果树专业合作社,还注册“三道沟牌”果品商标。如今全乡仅果业一项年创产值就过千万元。

  为提高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道沟乡还集中力量进行河道整治,并引导农民发展棚菜种植。三道沟乡党委在做好水电配套工作之外,还积极与农村信用联社联系,帮助农民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今年他们在计划建设300座蔬菜大棚的基础上,又额外发展大棚300座。目前全乡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00亩,黄瓜、豆角、青椒、西红柿成功打入外地市场。利用山区林草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习实践活动,三道沟乡还大力发展畜牧业。当地绒山羊养殖发展迅速,达到3万只。饲养户不仅卖肉,还卖绒、卖羔,年产值超过700万元。

  有了致富的门路,三道沟乡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 到目前,全乡累计修路35.5公里,修桥28座,基本上达到了有河就有桥,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为山区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另外乡里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也平稳运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得以切实改善。
(李万东 李也)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