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州鳌峰街道:“三点”伴随学习与实践“一路前行”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街道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把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解决突出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全力为民办好实事,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同时,坚持在“工作标准、解决问题、务求实效”上狠下功夫,毫不松懈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做到善始善终、务求实效。
思想认识寻求“突破点”
为了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变成每一个参学党员的自觉行为,触及思想灵魂深处,鳌峰街道各参学单位广泛开展了“科学发展大家谈”、“我为鳌峰发展献一策”活动,并结合“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走访活动,建立百姓档案,做好民情日记,坚持边学边改、边干边改。宝城社区党总支书记赵玉莲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完善总结社区档案是个帮助,对整个工作是个推动与提高。张锦村支书李军说,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转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了为民服务意识,真学真信真管用。绿锦村大学生村官陈小慧在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中写道:作为新时期的村官,应该树立忧患、大局、创新、责任和服务五种意识。正是通过这些朴素而深刻的认识、简洁而凝炼的话语,鳌峰街道各参学单位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工作追求,学习实践活动在鳌峰街道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典型学习选准“参照点”
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鳌峰街道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做出科学合理安排,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扎扎实实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除扎实完成规定动作外,还自选的开展了案例剖析会和讲评会,树立本地区的先进典型人物,开展向本地区先进人物学习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江宣堂是该街道城南社区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靠着自已种田种地外加养了七八头猪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就是这样一个自身都很困难的一家人却义务收留、悉心照顾孤老“大嘴”十三年的感人事迹,几乎人人知道,个个称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该街道注重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身边典型”力量无穷,积极发现、挖掘身边象江宣堂这样的先进典型,组织他们现身说法,宣讲科学发展内涵,宣讲无私奉献、服务于民的价值观,宣讲社会新风尚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激起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身边先进典型为榜样、为标尺,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除此,街道还树立了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周贤鲁、方能余等先进典型人物,使全处党员学有榜样,干有目标,党员教育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内香,墙内花引众花开”的良好局面。通过一系列的自选动作,街道上下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干劲和务实作风,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把学习实践活动抓紧抓实抓好。
解决问题找准“落脚点”
该街道进一步强化整改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大力度,集中精力解决突出问题,力求整改落实能取得最大效果。街道各参学单位把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走访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处、村(社区)“一人一事”、“一事一题”的方式加以落实。为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矛盾,鳌峰街道投资近1000万元在市经济开发区征地100亩兴办了创业园,目前已有阳洋太阳能、光华木质粉项目落户园区,汽车摩托车配件、空调配件、制版印刷等企业陆续签约;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提高为民服务质量,鳌峰街道又出资新建了社区服务中心项目,现已开工建设,近期可望交付使用。各村(社区)抓住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带头解决了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道、实事。张锦村投资14万元修建了卫村村民组2700米的沥青路,同时,又通过村出资、户投劳的方式,对另外4条长达6500米的机耕路进行了维修,一举解决了700—800人的“出行难”。除了修路,该村还出资2.7万元对三户五保户的屋面进行改造,完成了旧房翻新、墙体粉刷和打地平,使老人们深受感动。绿锦村采取“一事一题”的方式,注重源头调查和材料取证,且事实说话,最终妥善化解了上、下杨村民组一起争议了9个多月的土地补偿款分配问题。宝城、阳德、城南、锦城等社区则采取慰问困难群众、关注留守儿童、组织健康义诊、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把为民服务行动落到了实处,进一步丰富了实践内容。宝城社区开展了重阳节老年人登山比赛、文化进社区歌咏比赛和为白血病患儿募捐等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活动;张锦村计划下一阶段为汤村、王村等四个村民组接通自来水,为汤村、余庄实施台区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此外,市第六中学开展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两新”组织超港支部邮寄了200份月饼征集顾客意见。活动开展以来,鳌峰街道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800 人次,收集意见建议 365条,已为老百姓办理实事 200余件。
(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