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汉寿岩汪湖镇:坚持“三从三起” 整改务求实效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湖南省汉寿县岩汪湖镇党委针对党员群众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坚持“三从三起”,狠抓整改,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党员干部最欠缺的地方抓起,促进作用发挥。针对调查走访反映的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不牢、责任心不强、先进性作用不明显等突出问题,镇党委积极开展党员冬春训、村干部“双述双评”、党员定岗定责等党建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一是加强政治学习,牢固宗旨观念。镇党委利用年底外出务工党员返乡契机,组织开展党员冬春训。全镇基层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培训2天,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各支部还结合平时从报刊、杂志中摘录的资料,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弯道超车”的意义、党的惠农政策等内容,并组织党员开展了“我为什么入党?入党应该做什么?”的主题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观念。二是树立先进典型,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村干部“双述双评”和党员民主评议等活动,在全镇树立了10名优秀基层干部和20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身边的榜样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引力很大。一大批农村党员通过学习先进典型,感到自己履行义务、带头发展、执行政策责任重大。在新民村支部书记饶宏贵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共培育种植农户50户、基地200多亩;红菱村的党员通过学习,带动群众大力发展黑杨产业,发展片林300多亩,植树8000多株。三是注重“量体裁衣”,激发党员活力。为改变农村无职党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状况,镇党委在全镇广泛开展党员定岗定责活动。共设置村务财务监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计生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岗等10个岗位,由无职党员结合自身特点申报,在党员自荐、互荐、组织推荐的基础上,村支部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选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安排岗位。目前,全镇已有600多名无职党员通过自荐、互荐的方式“上岗”履行职责。红菱湖村老党员肖圣道被安排到“治安维护岗”后,工作热情高,邻里乡亲有什么纠纷,他主动解决,尽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全镇自开展党员定岗定责活动以来,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00多件。
从基层组织最薄弱的地方改起,建强战斗堡垒。农村要发展,支部是关键。由于种种原因,该镇有个别村组织力量薄弱,支部难以形成党员群众的领导核心。对此,镇党委集中力量抓整顿。一是采取组织措施,调整后进班子。对一班人不团结、战斗力不强的班子,镇党委一方面对党员干部进行耐心的帮助教育,督促他们边学边改;另一方面,对通过教育不能转化的,果断进行组织处理。通过这一措施,和解不团结班子3个,配齐支部2个,调整支部书记1人,教育转化村干部3人,撤销职务2人,选拔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威望的党员进村支部班子3人,提高了班子的战斗力,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二是清理村级财务,查处违纪问题。对高羊村、五美村财务混乱、干部不廉洁问题,镇党委集中财政和经管的力量进驻,组织公道、正派、有正义感的党员和群众代表,开展财务大清理。共查处违纪违规金额1.5万元,涉及村组干部党员7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对各村公务经费严格控制,全面实行村帐乡管,村级开支先审后支制度,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三是实行“四议两公开”,推进工作开展。针对个别村村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班子不团结等问题,镇党委把推行“4+2”工作法作为整改落实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镇16个行政村全面推行“4+2”工作法。岩汪湖村党支部严格按照“4+2”工作法开展工作,提出了安全饮水、衬砌沟渠等5项实事,得到村民一致通过。09年12月,投资12万元的饮水工程将集镇自来水接到全村,使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从老百姓最盼望的事做起,增加群众实惠。群众有呼声,党员齐响应。在整改落实中,广大党员带头搞建设、调结构、引项目,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群众实惠。一是带头兴办公益事业,夯实发展基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纷纷开展爱心募捐、义务修路、兴修水利等活动。镇党委投资70万元新建了一所占地11亩、可容纳80多名孤寡老人居住的全县一流敬老院,全镇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在落成典礼暨爱心捐献活动上捐款30多万元,镇卫生院组织5名医务人员,为敬老院50名孤寡老人进行了免费义诊。红菱湖、新民、红菱等12个村组织党员干部共500多人,开展义务修路5天,共整修通组公路28公里,铺卵石砖碴200多车。高羊、团和等5个村组织党员260多人次,动土3100多方,疏通大小沟渠39条,增强了抗灾避灾能力。二是带头调结构,加快发展步伐。去年下半年以来,该镇新增黑杨面积5100亩,造林13万株。改造水面和低湖田4500亩,占总面积的41%。高羊村创新利益机制,联合群众在外河湖洲发展黑杨种植1100亩,植树2.2万株。五美村组织党员杨瑞文、胡少新等人组成树苗销售队伍,把本村农户的树苗远销到湖北、江西、广西等省,农户每株树苗的价格比周边乡村高出0.1-0.2元。正是有一支稳定的销售队伍,该村去年新增育苗基地500亩,总数达到1200亩。三是带头引资兴项,增强发展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认识到发展不仅靠自己,还要借助外力。大家利用自己的亲戚网、朋友网,走出去引资金、引项目,加快经济发展。五龙村支部书记肖才富引进一水产养殖大户,投资上百万元,开发低湖田500多亩,养殖名贵水产,每年为村里和农户增加收入15万元。定上村老党员叶清波引进外地老板在村里兴办杨木加工厂,每年为村里增加收入7000多元,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21人,为他们增收20万元。
(汉寿县委学习实践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