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陕西旬阳:“幸福”的故事洒遍乡村

2010-03-02 09:18:1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有这样一位幸福的老人,春节前流浪到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城过着衣不遮体、饥寒交迫的乞讨生活,幸运的被一名干部发现,将其送往城关镇敬老院,帮他洗澡、更衣,安置了下来。因其是聋哑人,没有任何个人信息,院长便为其起名为“幸福”,希望他和大家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该县在春节期间开展的“传递党的大温暖、人人过上幸福年”活动中一个鲜活的故事。

  让公共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是旬阳县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落脚点。为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该县组织县、乡、村干部深入村组院落,入户调查摸底,建立起了全县弱势群体动态管理信息库,集中全县之力,让每一名困难群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乐有其所。2009年全县投资1939万元,建成敬老院41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057人,集中供养率达60%。投资2912万元,启动实施了县城集老年公寓、中心敬(养)老院、军人疗养所于一体的社会福利园区,可供养500名五保老人,解决“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等热点问题。发放资金3295.4万元,共47051名困难群众享受到城乡低保。投资6600多万元,落实政策补助1478万元,建集中安置点29个,安置农民392户,帮助1478户5362人年前搬进了新居。

  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让全县老百姓生活有了保障,过年有了希望。正如金寨乡张河村83岁的郭用林老人所说:“我虽无儿女,却享受到了比家庭还温暖的幸福”。

  刚刚搬进安置点新居的罗家山一家,早早挂起了大红灯笼,贴上自己写的一幅“乔迁新居不忘本、科学发展感党恩”的红对联,来抒发自己无比喜悦的心情。

  坚持定期走访和节假日慰问党员干部群众制度,是旬阳县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有力举措。该县充分利用春节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万名干部送温暖”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合“三联共建”结对帮扶工作,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离退休干部、春节坚守岗位的干部工人、困难群众和送祝福、送知识、送健康、送过年必须品为主要内容的“四访四送”温暖行动。春节前后,县级领导带头穿梭在乡村田地间,给全县人民送去党的温暖和问候;各级各部门积极与学习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结合起来,组建了一支支帮困解难、科技服务、文艺演出、卫生服务小分队,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和老百姓一道欢欢喜喜过大年。目前,全县共筹集春节慰问帮困资金达20余万元,结困难党员群众一帮一对子1500多对,组织文艺演出60余场次,发放技术培训、劳务信息等资料5万余份。

  丰富多彩的生活,贴心细致的服务,更加坚定了全县人民谋求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仁河口乡瓦屋场村低保户张大爷眼含泪花的说:“乡干部亲自给我送来了过年的粮和油,还发了‘大红包’,是党给我过了一个又一个幸福年。”

  正如一句花鼓词所唱:“感谢党的好领导、心系群众根基牢,科学发展引新路,小康生活早来到......”。这种真情唱出了全县老百姓收获的喜悦,前进的希望,也唱出了党的惠民政策给群众带来的“幸福”味道。

(赵攀强 王芳勇 张娇)

责任编辑:胡小梅